拆建結合 宜居新城煥新顏
“這里以前一片荒蕪,現在變身為公園,建了廣場、綠道,成了我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家住山腰街道陳莊村的莊秀玉,對于家門口的錦秀公園,言語中透著欣喜。
位于泉港2.5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區的錦繡公園,所在地原來是個面積不小的鹽堿地,存在不少“兩違”建筑、畜禽養殖場所等。2011年起,泉港區開展錦繡公園景觀綜合整治工程,在拆除兩違的同時,投入1億多元,高標準建成公園和廣場,如今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錦繡湖的華麗轉身是泉港區堅持“拆建結合”的一個縮影。在宜居環境建設中,泉港區始終把“兩違”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綠化美化、內河整治等同步實施,做到拆建結合,集約節約用好土地,力爭拆一處、改一處,建一處、成一處。比如,在郭厝溪綜合整治行動中,泉港重拳出擊,拆除占壓河道的雞棚鴨舍、臨時搭蓋等“兩違”建筑,并投入約1億元建設防洪排澇、市政景觀、綠道等設施,恢復了一溪清流。
此外,為盤活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泉港堅持規劃引領,分門別類利用好“兩違”拆除后騰出的土地,宜耕則耕,宜綠則綠。截至目前,共騰出土地22萬平方米,用于重點項目、美麗鄉村、耕地復墾及民生工程建設等,達到效益最大化。
疏堵有方 讓群眾住有所居
在“兩違”綜合治理中,泉港堅持疏堵結合,健全疏導機制,充分保障群眾的合理住房需求。
該區通過進一步優化審批渠道,修訂完善個人建房審批辦法,降低審批門檻,縮短審批時限,主動引導群眾通過合法手續申請建房,改善城鄉住宅危房戶、住房困難戶等群眾的居住條件。據統計,2014年來,全區共審批個人建房2119宗,保障群眾住有所居。
同時,該區以石結構房屋改造為契機,制定《加快推進城鄉石結構房屋改造(2014—2018年)工作計劃》、《泉港區加強石結構房屋就地翻建改造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科學規劃、以點帶面,積極打造一批試點和示范片區,確定15個區級石結構房屋改造示范項目,并計劃于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約1173萬平方米的石改任務。此外,該區科學編制鎮村規劃,多種方式保障群眾“一戶一房”,先后完成濱海新區、巖山片區等規劃編制,全面推進錦川小區、聚福小區等安置區建設,滿足群眾的住房需求。(泉州市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6-08泉港區“三結合”開展“美德少年”網上簽名寄語活動
- 2015-06-04泉港區舉辦“傳承好家風·關愛暖童心”系列活動
- 2015-05-28泉港區:微信傳遞愛心 點燃生命之光
- 2015-05-28泉州市泉港區美發中學 郭嘉儀
- 2015-05-27泉港舉辦“傳承優秀文化 弘揚中華美德”展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