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 構筑最美生態流域
九溪的美隱藏在綠蔭叢中。很多年來,匆匆路過翔安的客人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她。今天,一份依舊飄蕩著油墨清香的九溪流域發展規劃,卻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把這里的美,亮出去。
把九溪“亮出去”的底氣,自然是這條美麗溪流蘊藏的獨特魅力。在這份規劃布局中,九溪整治將沿河而筑、依山而居,以水系為脈,以道路、水網為絡,區塊為肌,山水、植物和建筑融為一體,兼有自然之秀,在生態和諧的環境方面達到一個較高境界,從而達到改善河道景觀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加快經濟發展的目的。
行內人不難留意到,九溪的規劃,其實處處滲透著“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其后的背景顯而易見——作為“海綿城市”首批試點建設城市,我市計劃把翔安新城東南部片區作為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面積預計約15平方公里。
“滲、滯、蓄、凈、用、排”的城市“海綿”行洪體系,悄悄地鑲嵌在九溪流域的整治規劃中。一個由河湖、池塘、溝渠,以及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可滲透路面和廣場等組成的“海綿體”,開始在這片流域周邊布局。
綠色休閑園,水上森林,特色主題園,科普濕地……在一幅九溪流域的規劃展板前,昨天翔安區九溪流域治理工作小組負責人的每一句話,都流露出自豪。很明顯,在他的憧憬中,九溪不僅僅是要成為“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觀河,還要成為翔安區乃至廈門市展示生態建設成果、挖掘最“原汁原味”閩南文化民俗的一張新名片。
【聲音】
蓄泄兼籌 綜合利用
——訪翔安區副區長黃運
“足跡”遍及新圩、內厝、馬巷、新店4鎮,如今的九溪,就像是一條碧綠的紐帶,把沿途的村莊攬在懷中。這條與當地人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母親河”的整治工程,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
九溪流域綜合治理工作不是一項單一的治水或治污的工作,在翔安區副區長黃運看來,在改善流域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功能的基礎上,更要做到蓄泄兼籌、綜合利用。
黃運介紹,九溪流域綜合治理工作項目涉及河道清淤、畜禽退養、控源截污、景觀提升等工作,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系統性高,治理難度和任務都十分艱巨。正因為如此,翔安區委、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溪流整治工作,并按照“政府組織、部門協作、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管理模式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的要求,推動九溪一步步地“完美變身”。
“為了盡快實現全區河道‘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我們從2012年起就開始著手綜合治理九溪流域,全面開展水利工程、控源截污、綠道河道建設等工作,主要包含九溪擋潮閘、內田溪示范段(內田水閘至坪邊水閘段)、內田溪下游河段(坪邊水閘至朱坑匯合口段)、蓮溪下游河段、蓮溪上游整治等五個項目。”黃運透露,目前九溪擋潮閘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內田溪示范段(內田水閘至坪邊水閘段)項目已基本完成。
翔安人整治九溪的步伐不會停下來。黃運向記者描繪的,是一幅更加動人的圖景——不遠的將來,九溪不但要達到抗洪保安全、抗旱保水源、抗災保發展的水利建設目標,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還要加快提升河道景觀,使之成為廈門一張嶄新的生態名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