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5日訊 家風遺訓,潤物無聲。鄭國星,城廂區(qū)常太學校工會主席,他的父親是位干部,從小對孩子的要求就比較嚴格,如讀好書、尊老愛幼等,至今還深深地烙在他的腦海里。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兄妹相繼考上大學,并熱心公益事業(yè),村里修公路、建學校等,一家人都會帶頭捐資捐物。?
何為孝?按鄭國星的話說:“孝就是愛,就是要用真心去愛自己的父母。”由于弟弟、妹妹都在外地工作,照料父母自然成了他的責任。1976年,結(jié)婚不久的他就挑起贍養(yǎng)父母的擔子。他說:“那時工資雖低,但照顧父母義不容辭。父親退休后,常去村里的老協(xié)會玩,有時玩得帶勁不想回家吃飯,他擔心父親挨餓,就回去煮飯并端過去給父親吃。”村里人說,有這樣的孝子,真令人羨慕。如今,他的父親已去世,81歲的老母親黃福治告訴筆者,鄭國星每天都做家務,煮好一日三餐,就怕她吃不飽穿不暖。
俗話說:女婿當半子。鄭國星不但孝順自己的父母,同時孝敬岳父岳母,努力讓他們安度晚年。20多年前,岳父鄭兆龍胰腺、胃腸等疾病纏身,一年多次住院。岳母鄭秀金患有哮喘病,全家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貧困。他放棄了自己下棋、拉二胡、打乒乓球等興趣愛好。平常總會和老人們一起拉家常,講個笑話,說說社會新聞等。老人過生日時,他都會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老人生病時,他會為他們端水送藥,無微不至地照料著。有時,岳父或岳母晚上疾病發(fā)作或不舒服,一個電話,他就立即騎上摩托車,前往離自己村六七公里的照車村請來村醫(yī)。診斷之后,還得用摩托車送醫(yī)生回去。有一次,適逢夏天半夜,送醫(yī)生返回的路上遇上暴雨,他被淋得全身濕透了。回來時,看得鄭兆龍眼中滿是心疼。不少鄰居經(jīng)常開玩笑道,是鄭國星扛起岳父岳母的一個家庭。?
鄭國星照顧4位老人,與鄰里和睦相處的事跡遠傳,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一致好評,先后榮獲城廂區(q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他的家庭也被評為莆田市“五好家庭”、城廂區(qū)“十佳最美家庭”。(莆田市城廂區(qū)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6-04泉港區(qū)舉辦“傳承好家風·關愛暖童心”系列活動
- 2015-06-04泉州豐澤區(qū):開展家風家訓傳承 弘揚核心價值觀
- 2015-05-29莆田荔城開展家風家訓書法筆會 共促社區(qū)文明和諧
- 2015-05-21龍海退休教師整理家訓傳承家風
- 2015-05-20谷文昌的家風:清白持家 簡樸本分 為民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