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萍,1984年出生于農村,200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2009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臨床七年制專業,同年就職于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現為呼吸內科主治醫師。
5月2日,33歲的張某駕車到漳州南靖土樓景區游玩。晚上七點,下著大雨,他開車過橋,連人帶車栽到河里。不一會兒,他兩眼一黑,昏迷過去。被撈上來時,他心跳呼吸全無。事發時我院80后女醫生魏萍恰巧在景區游玩,出于職業本能,她立馬參與救人。魏萍馬上跪下,一摸張先生的頸動脈,已然消失,說明心跳停了。經過心肺復蘇,2分鐘后,張先生恢復心跳。之后,張先生被送到當地醫院急救。事后,魏萍說,在學校和醫院都培訓過急救,碰上了這事,本能就把人救了,也沒啥特別的。(詳見5月7日海都報A40)
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魏萍一直保存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
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素質。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黨的指導精神,并把它作為思想的綱領,行動的指南。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關注國內國際形勢,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理論知識,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和黨政策,保證在實踐工作上不偏離正確的軌道,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及教育活動。同時,認真學習有關國家醫療衛生政策,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努力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并結合本職工作,解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恪盡職守,重視自身道德修養。
醫德是醫生思想修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古人稱"醫乃仁術",仁者人也,意思是說醫學是一種活人救命的技術。作一個名副其實的醫生,除應當具有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外,更要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還應具備一切為病人的品質。
養成嚴謹、細致、艱苦的工作作風。
要做一名好醫生,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細心刻苦的作風,同時要對患者有高度的同情心,要真正愛護、關心患者,時時處處替他們著想,對任何疑難或垂危的病人都不應說"你不行了",而應首先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要充分理解患者家屬的心情,認真做好醫患溝通,努力獲得患者家屬的信任和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誤解。任何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馬虎從事,因為你面對的是病人最寶貴的生命。只有我們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才能做到苦盡甘來:"醫生是苦盡,病人則是甘來"。
勤學苦練,不斷提高專業技術。
工作以來,她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呼吸科醫生除了應具備以上的素質外,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高超的專業技術是前提。在工作期間她嚴格遵從醫院的安排,在各大內科輪轉,認真完成一年的總住院醫師工作,學習不同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積極參與各種危重癥的搶救,虛心向各大主任及其他同事學習。并積極參加國內各種學術會議、培訓班,聆聽著名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及相關學科各項新進展,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的處理每一位患者。自工作以來,本人在診治過程中從無誤診誤治及差錯事故的發生,工作成績得到患者、同事和領導的肯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04蘭錦明:冰冷河水中英勇救人
- 2015-06-04吳興飛: 危急關頭挺身救人
- 2015-06-02楊科璋烈火中救人感動網民:墜樓剎那用身體護孩子
- 2015-06-01李俊明:救火救人的"拼命三郎"
- 2015-05-21三明清流一法警隊長跳進2米深急流 舍命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