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何金 通訊員 王麗雅)因地域特色和民間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去,在石獅城區各社區和廣大農村,每逢紅白喜事或各類周年慶,當地居民總是大操大辦,花費不菲。如今,這狀況正在發生新變化。
近日,家住湖濱街道玉湖社區的99歲老人邱淑添去世。過去,按當地習俗,老人的親屬須張羅5到7天的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當地居民。當天下午,邱老的兒子、玉湖社區黨委書記吳助仁就召集親朋好友和社區居民,為母親舉行了一個簡短的遺體告別儀式,并現場宣布不大擺宴席。
“不管是從基層干部還是居民代表的角度,我都要帶好這個頭,堅決要剎住紅白喜事中大操大辦的奢靡、浪費之風。”吳助仁說。
這是石獅當前反奢侈、倡節儉的一個生動縮影。上月8日,石獅召開“村規民約”工作推進會,推進全市村規民約修訂、完善和實施,以村規民約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
當地大操大辦紅白喜事之風由來已久,此次借力村規民約修訂,石獅大力倡導縮減紅白喜事宴請規模、取消按每人份送整包香煙禮俗、取消婚喜事“口灶份”(一戶稱一口灶)、規定喪事在堂不超過5天等,當地各級領導干部、社會鄉賢紛紛響應。
一個多月以來,在當地黨員干部和鄉賢人士的帶動下,當地的大操大辦之風明顯大為減少,深得群眾歡迎。“奢侈之風非剎住不可。”永寧鎮前埔村村民蔡東升說,由于盲目攀比,該村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村民礙于面子,不得不打腫臉充胖子,部分村民甚至出現因紅白喜事攀比,導致舉債過多,乃至返貧致貧的情況。
石獅市委文明辦主任黃子仁跟記者算了一筆賬:石獅每年差不多有3000多對新人結婚,按舊俗每對新人差不多要花費15萬元;每年大約有1300位老人去世,按舊俗每位老人去世差不多需花費20萬元。紅白喜事從簡后按60%節省下來,全市共可省下近5億元。
紅白喜事從簡后,錢明顯省下來了。不過,當地一些熱心人士卻有了新打算,他們將省下的錢做起公益。吳助仁宣布母親的喪事從簡的同時,現場就決定將省下來的20萬元宴請費用捐給玉湖社區教育基金會和老人協會。
自上月倡導紅白喜事從簡以來,已有超過20多位賢達人士將紅白喜事節省下來的錢捐給當地的公益組織和慈善機構,捐資額已超400萬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