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你我他 綠色進萬家”活動現場,巾幗志愿者為孩子們講解“變廢為寶”的故事。
東南網5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5月9日,在福州市社會福利院里,160多名高齡母親齊聚一堂,福建省巾幗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為老人們表演了京劇《八大錘》、器樂演奏《春江花月夜》、舞蹈《化蝶》等節目并送上節日禮物和祝福。志愿者以家人般的溫情,將歡樂送到母親們的身邊,讓她們在歌聲與歡笑聲中度過母親節。
1+X模式匯聚正能量
福建省巾幗志愿者協會成立于2010年12月3日,現有9個二級分會、19個服務站、6000多支隊伍和25萬名巾幗志愿者。
2014年,協會延續1+X模式,以九個設區市分會為依托,帶動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各級組建服務站和服務隊,形成覆蓋城鄉的五級服務網絡。因地制宜開展敬老助老、扶貧幫困、醫療護理、家庭教育、環境保護等各類巾幗志愿服務活動1000多場,招募巾幗志愿者1萬多人,建立巾幗志愿服務隊300多支,服務群眾近20萬人次。
協會動員外圍團體會員和社會熱心人士,根據專業技能組成服務團隊,形成多種類型、各具特色的多元服務模式。
省直機關婦委會,組織招募政府機關、司法系統、金融系統女干部職工100多人,全年累計參加5場巾幗志愿服務活動,并與智障兒童和失足婦女結對。省婦聯機關、氣象局小蜜蜂群、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福建水之聲合唱團、省婦聯直屬的婦干校、婦女兒童基金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文藝志愿服務隊以及幼兒園等隊伍充分運用專業優勢,成為巾幗志愿服務骨干隊伍,在“鄰里守望”“愛心幫教”“低碳生活”等多個志愿服務主題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鄰里相守情暖人心
81歲的呂云娥,曾經是抗美援朝戰場中的一名醫務戰士,現在是活躍在社區的巾幗志愿者。20多年來,她堅持無償地為社區鄰里服務。
1994年,她加入了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的志愿者隊伍。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只要社區鄰里需要,她二話不說,上門服務,遇到家境貧困的群眾,主動購買藥品免費送給他們。2003年10月中旬,社區特困戶廖大豐輕度中風,因無錢就醫只能回家臥床養病,她得知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當天夜里就上門為其打針、送藥,連續3個月,天天上門為廖大豐治療,直到康復。
福建省巾幗志愿者協會里,有很多的“呂云娥”,她們用真情感動身邊每一個人。協會持續開展“左鄰右舍,愛在身邊”和“愛心敲敲門”等常態化的鄰里互助志愿服務。以“一助一”或“多助一”的方式,為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提供“四個一”結對幫助,即每天一聲問候,每周一次走訪,每月辦一件實事,每年陪他們過一個節日或生日。活動開展以來,先后有137個社區、2300多名志愿者參與活動,1540戶家庭得到幫助。
組織發動“三八”紅旗集體、“三八”紅旗手、“巾幗文明崗”、“五好文明家庭”及各行各業的女性,與農村留守或流動(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兒童結成“一幫一”或“一幫X”的對子,組成“愛心媽媽”隊伍。目前,全省有1.16萬多名女性加入到“愛心媽媽”的行列,爭當留守流動兒童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
成立福建省“母親健康天使基金”,開展“母親健康1+1”活動,組織志愿者在母親節上街募捐、義賣康乃馨等,累計募得 “母親健康基金”315萬元,幫助400多名貧困母親戰勝疾病。
探索創新推進服務規范化
在省少兒圖書館巾幗志愿服務站,6歲的林雨禾,在媽媽的幫助下興高采烈地分裝圖書,服務結束后,還不會寫字的她在感言墻上畫下帶翅膀的心,她說:“我要讓愛心長上翅膀飛。”
協會將省少兒圖書館服務站作為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和“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牽手行動’”示范點。開展崗前培訓和臨時性技能培訓470次,參與人數7000多人,培育了一批認同、傳播志愿服務文化和理念并具有專業服務技能的志愿者骨干力量,為少年兒童提供服務11163人次,服務時長1175小時。
按照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對志愿者注冊登記的新要求,協會對原有的巾幗志愿者服務登記證進行全面換發新證,制定巾幗志愿者編號規則,按照“一證(志愿者證)、一號(注冊編號)、一表(申請登記表)”進行登記管理,進一步規范巾幗志愿者招募注冊。
同時,引導巾幗志愿者在全國統一的志愿服務記錄信息平臺——中華志愿服務網進行注冊登記,使用民政廳開發的全省志愿服務信息記錄平臺,逐步實現全省巾幗志愿服務信息在全國范圍內的網上錄入、查詢、轉移和共享。
根據服務需求,協會持續與一批志愿服務團隊簽訂服務約定。2014年與7所大中專院校簽約,現已有24所大中專院校、10個機關單位的志愿服務組織通過簽訂志愿服務協議的形式,加入了巾幗志愿服務的隊伍,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建設。
寧德市分會組織16個巾幗志愿服務隊以四對一的形式與鶴峰社區等4個社區簽約開展“服務社區·關愛家庭”巾幗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省老年醫院服務站,招募醫務巾幗志愿者160多名,與軍門社區服務站、樹兜社區服務站、電建社區、公益社區簽訂志愿服務協議,舉辦“巾幗志愿者服務進社區”活動4場,“紅十字救護知識大講堂”活動1場,“愛心夏令營”關愛殘疾青年活動1場,入戶慰問3次,義診1000余人次,建立了站點與站點、站點與社區間的對接制度。
在服務跟蹤制度的基礎上首創服務反饋制度,由服務對象對志愿者的服務質量進行等級評價,根據評價內容對每次服務予以蓋章認證,鼓勵志愿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服務水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26惠安舉辦“文藝創心”文化沙龍 紀念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
- 2015-05-26東山縣:情系殘疾人 志愿者在行動
- 2015-05-25長汀突降暴雨受災嚴重 志愿者迅速投入救災
- 2015-05-25文藝志愿者深入平潭慰問演出
- 2015-05-25福州市文藝志愿者服務團成立 200多名志愿者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