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創新推進服務規范化
在省少兒圖書館巾幗志愿服務站,6歲的林雨禾,在媽媽的幫助下興高采烈地分裝圖書,服務結束后,還不會寫字的她在感言墻上畫下帶翅膀的心,她說:“我要讓愛心長上翅膀飛。”
協會將省少兒圖書館服務站作為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和“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牽手行動’”示范點。開展崗前培訓和臨時性技能培訓470次,參與人數7000多人,培育了一批認同、傳播志愿服務文化和理念并具有專業服務技能的志愿者骨干力量,為少年兒童提供服務11163人次,服務時長1175小時。
按照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對志愿者注冊登記的新要求,協會對原有的巾幗志愿者服務登記證進行全面換發新證,制定巾幗志愿者編號規則,按照“一證(志愿者證)、一號(注冊編號)、一表(申請登記表)”進行登記管理,進一步規范巾幗志愿者招募注冊。
同時,引導巾幗志愿者在全國統一的志愿服務記錄信息平臺——中華志愿服務網進行注冊登記,使用民政廳開發的全省志愿服務信息記錄平臺,逐步實現全省巾幗志愿服務信息在全國范圍內的網上錄入、查詢、轉移和共享。
根據服務需求,協會持續與一批志愿服務團隊簽訂服務約定。2014年與7所大中專院校簽約,現已有24所大中專院校、10個機關單位的志愿服務組織通過簽訂志愿服務協議的形式,加入了巾幗志愿服務的隊伍,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建設。
寧德市分會組織16個巾幗志愿服務隊以四對一的形式與鶴峰社區等4個社區簽約開展“服務社區·關愛家庭”巾幗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省老年醫院服務站,招募醫務巾幗志愿者160多名,與軍門社區服務站、樹兜社區服務站、電建社區、公益社區簽訂志愿服務協議,舉辦“巾幗志愿者服務進社區”活動4場,“紅十字救護知識大講堂”活動1場,“愛心夏令營”關愛殘疾青年活動1場,入戶慰問3次,義診1000余人次,建立了站點與站點、站點與社區間的對接制度。
在服務跟蹤制度的基礎上首創服務反饋制度,由服務對象對志愿者的服務質量進行等級評價,根據評價內容對每次服務予以蓋章認證,鼓勵志愿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服務水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26惠安舉辦“文藝創心”文化沙龍 紀念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
- 2015-05-26東山縣:情系殘疾人 志愿者在行動
- 2015-05-25長汀突降暴雨受災嚴重 志愿者迅速投入救災
- 2015-05-25文藝志愿者深入平潭慰問演出
- 2015-05-25福州市文藝志愿者服務團成立 200多名志愿者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