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26日訊(通訊員 何曉妹)去年12月,武平縣共投入近300萬元,在全縣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17所,率先實現了龍巖市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針對實現全覆蓋后各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如何正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孩子們的活動參與熱情,武平縣堅持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打造本地特色活動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構筑“掘、育、保、增”四個平臺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作用,使學校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結合實際,構筑“掘源”的平臺。在全縣17所鄉村學校少年宮中結合各校實際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對原有的各類興趣小組進行有機整合,開設一些學生喜愛的、趣味性較強的繪畫、書法、舞蹈、戲曲、葫蘆絲、籃球、排球、乒乓球、武術、軍棋、象棋、圍棋、手工制作(剪紙、十字繡)等八大類40余個活動項目,在源頭上激發孩子們對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參與興趣。
強化培養,構筑“育源”的平臺。重點建設三支輔導員隊伍,以促進少年宮良性發展。培育學校教師隊伍:推廣農村中小學教師輪訓制度,加強農村在校教師的培訓力度,促進他們一專多能。實施特長教師多校互聘、在一定區域內“走教”等措施,填補農村師資力量不足,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建立志愿者服務隊伍:縣委文明辦與各級各類藝術家協會聯誼,動員他們以志愿者身份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傳播藝術、傳授技能。當地“名人”隊伍:廣泛吸納當地民間藝人、能工巧匠、“五老”人員、道德模范和先進人物等當地“名人”,擔任“鄉村學校少年宮”兼職輔導員,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輔導員隊伍。
滾動管理,構筑“保源”的平臺。開展日常活動的跟蹤管理。每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要積極開展活動,善于收集活動材料、照片等,及時把開展活動情況、階段性總結等上報縣委文明辦和教育局,以便更好的了解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開展情況。同時,縣委文明辦聯合教育局,對全縣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情況進行評比,表彰先進,對消極應付的少年宮負責人提出通報批評并追減經費;開展優秀輔導教師評選表彰活動;開展才藝比賽活動。針對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的項目,組織全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由學生參與的才藝比賽,表彰和發掘鄉村特長苗子。
強調特色,構筑“增源”的平臺。在做好常規活動的基礎上,部分鄉村學校少年宮還根據當地傳統文化、習俗等設置一些特色項目。如巖前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百人威風鑼鼓,開設校本教材《我是家鄉小導游》;桃溪鄉村學校少年宮,結合茶文化開設了茶藝室,布置精美,對武平綠茶的歷史、茶文化的發展以及泡茶的藝術等都有詳細的講解;中山鄉村學校少年宮聘請民間藝人開設了宮燈制作,并對傳統的宮燈進行了適當地改良,同時,開設了漢劇班等,體現了本地的特色。(武平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5-25武平縣抓好“三個環節”做好全國、省道德模范推薦活動
- 2015-05-22武平縣湘店中心學校開展“紅色教育”進課堂活動
- 2015-05-22武平縣開展2015年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
- 2015-05-20武平縣大禾鄉開展“小紅帽在行動”志愿勞動
- 2015-05-11武平縣:新二十四孝上墻 提升武平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