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詩人卞之琳的這句詩恰到好處地描述了游客在旅行途中的文明行為不僅亮麗了自己,也靚麗了風景。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隨著《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實施,第一批“游客黑名單”公布,從媒體到市民對旅游文明的關注大大加強。在中國文明網聯合全國聯盟網站共同開展“百姓說道文明旅游”采訪中,有不少市民朋友為“文明旅游”活動建言獻策、支招獻寶。
青島市民張翠為海邊游玩的游客提供垃圾袋。
文明旅游從角色互換開始
在各大景區,常常會有這樣的場景出現,一邊是手提滿袋垃圾的清潔工仍在不余遺力的撿拾果皮紙屑,一邊是部分不文明的游客隨手亂扔垃圾,針對這樣的情況,蘭州的何先生支招:“管理人員遇到游客亂扔垃圾應予以相應的懲罰,如讓其打掃制定區域的垃圾,讓他們意識到垃圾清掃的辛苦,從而提高文明意識。”“在景區最辛苦的就是清潔工人,每天他們都是最早到景區,最晚離開景區的人。而有很多游客對他們的工作視而不見,不時還是會有亂扔亂丟的情況。”重慶的鮮琦瑤支招:“應該可以分批次組織不同單位、不同年紀的市民上山,在清潔工人的指導下,完成清潔工人的日常工作,讓他們體驗清潔工人的一天。這樣不僅可以讓市民感受到清潔工人的辛苦,同時也能市民體會到自己的不文明小舉動給環境帶來的破壞和影響,從心愛護環境,尊重勞動者。”
重慶市民鮮琦瑤覺得,外出旅行,文明小舉動可以感染身邊游客。
文明旅游從娃娃抓起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文明旅游的意識更要從娃娃抓起。青島的張翠說:“在提高文明旅游方面,家長的作用不容小覷,只有大人們以身作則,從小給孩子灌輸文明旅游和保護環境的意識,這樣孩子們才能養成文明旅游的好習慣,整個城市和環境將會變得越來越好!”來自南京一所高校的李老師也認同這樣的觀點,他認為:“文明旅游應該從學生抓起,讓每個學生都樹立起文明旅游的概念,從我做起,從小做起。”而作為當代大學生,參加景區文明旅游勸導的志愿服務、在校園里組織開展文明旅游宣傳活動等等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在南京石同學看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文明旅游的觀念,從而更好地踐行文明旅游”,“出游在外就像去別人家里做客,理應做到文明知禮”這樣的旅游理念在游客群體中應當樹立成一道文明新風尚。
哈爾濱市民孫樹東(右)外出旅游時手里總是拿著一個塑料盒子,里面就是一卷塑料袋。
文明旅游從景區管理著手
在游客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景區管理著力引導,也是提升旅游文明素質的有力促進。商丘市王女士在談到一次旅行:“一路上風光很美,文化底蘊濃厚,但是從游人比較少的后山下來的時候我發現,幾乎三個小時的山路,一路上竟然沒有一個洗手間沒有一個垃圾桶。”當景區管理者和游客進行換位思考之后,就會發現,當景區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和更加人性化時,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會有效地減少。
另外,景區管理者發起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的創意活動,也能提高游客對于文明旅游的認知,增加游客文明行為的體驗。哈爾濱孫樹東想到了自己的經歷:“湖北恩施大峽谷,景區發放垃圾袋鼓勵游客“撿垃圾換門票”的創新舉措,讓游客隨手丟垃圾的現象大為減少;黃鶴樓景區則別出心裁地設立起了“電子涂鴉墻”,游客可以將自拍照融合進黃鶴樓背景的圖片中作紀念。”這樣的小舉措既避免了亂涂亂畫的不文明旅游沉疴,又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李璐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08“黑名單”能管住不文明旅游嗎
- 2015-05-07東山縣開展“文明旅游,為美麗海島加分”公益活動
- 2015-05-05長泰縣開展“文明旅游,為美麗長泰加分”公益活動
- 2015-04-30東山縣積極推動文明旅游工作
- 2015-04-30德化縣三措并舉開展“五一”文明旅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