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4日訊(福建日報)近年來,漳州生態建設碩果累累:長泰縣、南靖縣被環保部門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東山縣通過“國家級生態縣”考核驗收,平和三坪村等6個村入選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圍繞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漳州著力做深做細規劃,強化跟蹤落實舉措,讓漳州的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
聚焦生態建設重點。漳州以“七個五”生態建設重點任務為抓手,研究制定相關《行動計劃》,積極推進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等“五海”保護;深化沿路、沿江、沿海、沿城市周邊、沿鎮村周邊植被保護和青山掛白“五沿”治理;推進中心市區東西南北中五大景觀區域“五景”建設;做好礦產、森林、水環境、企業排放、土地等金木水火土“五行”管控;彰顯古厝、古橋、古街、古樹、古牌坊等“五古豐登”的歷史文化資源特色;實施沿海防護林工程、濕地修復保護工程、富美鄉村建設工程、自然保護區工程和旅游區風景保護工程等“五大工程”;抓好使用有機肥、生物防治、垃圾分類并集中處理、綠色建筑、低碳生活等“五種提倡”,并策劃、生成、啟動一批生態建設重點項目。
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漳州深入開展九龍江流域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嚴格實行斷面考核、超標處罰、嚴肅問責工作機制,促進九龍江流域水環境持續好轉。目前,九龍江流域(漳州段)Ⅲ類水質達標率93.6%,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9.3%。著力整治城郊接合部小膠合板污染企業,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平均為99.7%。
加大資源保護力度。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引導項目向開發區集聚,把供地數量與投資強度、建設速度、財稅貢獻、帶動就業密切掛鉤,全市共盤活土地存量3.96萬畝。扎實推進“四綠”工程、“六大森林”工程建設,完成造林綠化36.2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58%,在全省沿海地區最高。深入實施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去年以來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1.79萬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15創建泉州海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實踐與思考
- 2015-05-06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 2015-04-29順昌縣檢察院出臺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舉措獲肯定
- 2015-04-24平和縣檢察院為服務生態文明送上“預防套餐”
- 2015-04-20鄉村生態文明呼喚同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