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助力公民道德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人們思想觀念日趨活躍,一些不講誠信、公德缺失、傷風敗俗的事件屢有發生。“當積極能量與消極能量并存互競時,政府、社會和公民個體都應朝正能量方向努力。”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說。
何謂正能量方向?通過群眾層層推選出來的全國道德模范就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正能量方向。在前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中,已評出200多名全國道德模范和1000多名提名獎獲得者,他們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敬業奉獻的美德善行家喻戶曉,感染和教育著人們,如一陣陣強勁的暖風扶正世道人心。
美德從未走遠 好人就在身邊
一個12歲的小姑娘,在疾病即將奪走生命的時候,卻想著要無償捐獻自己的器官,幫助他人。她就是廣西桂林金寶鄉中心小學學生何玥。悲痛的父母完成了她的心愿,她捐出的器官挽救了3個人的生命。
在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上,當大屏幕播放全國助人為樂模范何玥的短片時,臺下很多觀眾流下了淚水。
“我20多歲在部隊當兵,是連隊里的學雷鋒標兵,50多歲在北京當干部,是部隊的學雷鋒標兵,現在70多歲,獲得了全國學雷鋒的最高榮譽。可以說,學雷鋒貫穿于我的一生,雷鋒精神激勵了我一生。”2014年3月2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上獲得“當代雷鋒”榮譽稱號的孫茂芳動情地說。
何玥、孫茂芳這樣的道德模范,如同點亮一盞盞明燈,照亮人們的心靈。他們讓我們相信,美德從未走遠,道德正能量始終存在,向善向上仍然是社會主流價值觀。
凝聚價值共識 樹立道德標桿
目前,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已經啟動,各地各部門正積極推選群眾心目中的典型人物。每一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都非常注重通過群眾推選、投票等形式發動最廣泛的群眾參與,在參與中凝聚價值共識,使得評選出來的道德模范真正代表群眾心中的道德追求。
兒子車禍去世,留下19萬元的債務,吳恒忠忍著老年喪子之痛,主動扛下兒子的所有債務。他拿著寫滿債主姓名和金額的賬本,一戶一戶上門承諾還債。吳恒忠上山開荒種糧,日夜辛勞,用了十來年的時間才還完19萬元。人們贊譽吳恒忠為“誠信老爹”。
在安徽亳州西關社區,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老人,40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獨自承受生活重擔,用堅韌和付出延續著兒子的生命。人們稱她為“許張氏”。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什么是親情大愛。還有廖月娥、譚之平等孝老愛親模范,他們讓“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人們的價值共識。
近年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不僅要求全社會學習道德模范,還以走訪慰問、專項資助等方式主動幫扶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表面上是對道德模范個體的幫扶,實際上是在守護社會良心,培育核心價值觀,營造好人受尊崇、好人有好報的社會風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13泉州啟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美德少年基層巡講
- 2015-05-11評選表彰第四屆福建省道德模范各類推薦表格
- 2015-05-07評選推薦全國道德模范和評選表彰省道德模范
- 2015-05-05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六部門啟動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 2015-05-04關于評選表彰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