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之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生命之舟,不堪重負,有舍有取,有失有得。舍去容貌,贏得才學(xué);舍去勝利,贏得榮耀。然而,誠信卻不可舍棄。一個失去誠信的人,就像沒有劃槳的木舟,怎可御水而行?
“無信不立,不誠不行?!毕热藗冎斢浿@一教誨,才有了衛(wèi)鞅的“千金徒木”,重耳的“退避三舍”,漁翁的“一諾千金”。在戰(zhàn)火紛飛、上下交攻、趨使詐術(shù)的年代,衛(wèi)鞅用誠信變法圖強,晉文公以誠信贏得了楚王的尊敬。這就是誠信的魅麗。誠信,構(gòu)建起了人們之間相互信任的橋梁。心靈的溝通從誠信開始,人與人之間相互靠近,有了信任;心與心不斷交融,有了朋友。誠信以其獨有的方式,為我們創(chuàng)造著人生。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經(jīng)歷無數(shù)滄桑,上下求索五千年。言必信、行必果歷來是我們東方文明大國的立身、處世、交友之準繩。但時代發(fā)展到今天,居然出現(xiàn)了誠信的危機與糾結(jié)。君不見,為一己之利,摔倒老人“訛詐”扶助者事件時有發(fā)生;君不見,利欲熏心、置大眾生命安全于不顧的黑心商販,在陰暗的角落里生產(chǎn)著“毒奶粉”、“假膠囊”,只為獲些蠅頭小利。也許他們的行為可以讓自己暫獲小利,但他們短淺的目光卻看不到,那蜷縮于角落哭泣的善良,那直上云霄、燒紅天際的憤怒。君不知,信如水鐘,點滴積累,方能滿盂。然而信任這只水缸,既堅硬,卻又脆弱。雖刀砍火攻,劍刺石擊,也不能傷他分毫。然而,以失信之舉攻之,定立馬開裂,水漿迸出,所付努力,也將前功盡棄。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尊孔孟為圣,奉儒學(xué)為道,以仁義為德。誠信二字早已被載入九州文化,應(yīng)為我們時時溫習(xí),刻刻牢記。如果你有一飛沖天的才能,那誠信便提供了起飛的支撐點;如果你在無所畏懼地沖鋒陷陣,那誠信便是最可靠的支援。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正直的人,請不要忘記,帶上誠信再出發(fā)。
信與利之間的決擇,難嗎?不!就像顧城所說:一個徹底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那條路永遠會清楚無二地呈現(xiàn)在你面前,這和你的憧憬無關(guān),就像你是一棵蘋果樹,你憧憬結(jié)橘子,但是你還是誠實地結(jié)出了蘋果一樣。
君曰信,勿為利;天賜信,不可欺;棄信者,天棄之。誠信乃人生之本,有誠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有誠信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有誠信才能獲得事業(yè)的成功,這也是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yīng)有之義。(龍海市文明辦供稿 作者:曾楷捷)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5-06石獅拍攝公益宣傳短片《誠信石獅》倡文明新風(fēng)
- 2015-05-06晉江首推“商家誠信二維碼”
- 2015-05-06鐘鎮(zhèn)下:誠信工程專業(yè)戶
- 2015-05-06洪少培:堅持誠信經(jīng)營 做良心企業(yè)家
- 2015-05-05福安:開展“做守信青年·筑誠信福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