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校如家猶如保姆
孩子們如果出事了,他比家長還著急。一天中午,他聽到一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趕忙跑了過去,發現孩子下臺階的時候扭傷了腳。當時他還沒有做飯,一見這種情況,二話沒說,連忙把孩子背到到醫院進行緊急處理,并等到孩子家長都來了后,他才放心地離開。家長由衷地感謝,但陳盈瀚覺得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學生的事就是他的事。
2006年6月特大洪災,學校停課。根據學校安排,他送完吳大元村馮東窠自然村的學生回家后,又將一名家長未來接的際村徐坑自然村的學生送回家。當時泥石流、山體滑坡堵住了學生回家的路,為了把學生平安送到家,他背起學生,又提著行李,從下午1點多到3點多才艱難地走過這段僅200多米的路。
平時,他還會從家中或去采些草藥來為生病的孩子們煎熬喂食,第一時間保障孩子們的健康。學校的寄宿生有時忘記蒸飯了,他知道了會馬上給他們煮飯,在雙休日有時間的時還經常在家做些小吃改善孩子們的伙食,絕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這些并不是每個老師必須要做的責任和義務,但是陳盈瀚做到了。
校既是家,就要愛校如家,陳盈瀚也確實是這么做的。每天下班后,總是默默檢查一遍,看看門窗是否關上,電器是否關了,水龍頭是否關上……遇到雷雨交加的天氣,總是細心幫同事關好電腦,拔掉電源插頭,以防雷擊。
在面對又臟又苦的活時候,陳盈瀚從來沒有含糊過。學校的廁所一堵塞,他總就會二話不說帶上工具去處理,不怕臟,不怕累,將堵塞的垃圾摳出來。這種活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確實相當難的,常常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但陳盈瀚卻從來沒有怨言,而且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
家庭變故強忍重壓
2004年春季至2006年下半年,陳盈瀚年邁曾為黃浦軍人的父親重病在床,這給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一邊是病重需要照顧的至親,一邊是繁重急需處理的工作,親情和工作,他都沒有舍棄。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挑起了家庭和事業這兩副重擔。
2012年陳盈瀚妻子又患了癌癥,病情較嚴重。他每天還是面帶微笑,堅強而樂觀地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到學生身邊。工作之余,忙著帶妻子尋醫問藥,照顧妻子的生活起居。面對重重困難,他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磨難,奮力抗爭。事業和家庭的雙重重擔,沒有擊倒他,煉就了一身的剛性與韌性。他把自己精雕細刻成一個面朝風雨、播撒陽光的人。
他的勤懇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和他相處的人,沒有不對他的品行稱贊不已的。一些他曾經的學生也不忘致電問候和回校看望。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