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志愿服務長效機制 讓“雷鋒叔叔”每月都不走
是什么留住了“雷鋒叔叔”?
過去“三月來了四月走”,現在整個四月“雷鋒叔叔”都在忙碌著,到底是什么留住了他?一方面是建立了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學雷鋒活動定期化、長期化;另一方面,許多志愿者和義工們已經養成了參加活動做好事的習慣。
去年4月,莆田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之初,便約定每月選一個周六作為“志愿者統一行動日”,與團省委組織的“共青團員義務星期六”活動同時進行。一年來,志愿者們關愛留守兒童、慰問孤寡老人、開展環保行動、在十字路口疏導交通、到火車站服務春運乘客……每個月都沒有落下,而且是各縣區、各鄉鎮的志愿者們同時開展活動。
與此同時,莆田的民間組織也把定期化、長期化當成了目標。仙游愛心助學組織海綿團就是典型代表。從2013年開始,海綿團把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定為“下鄉走訪日”,深入山區走訪貧困生,把學習用品、助學金親手交到學生手里。據統計,海綿團至今已走訪貧困生家庭600多戶,發放助學金20多萬元。此外,海綿團還開創了以年會義賣為主要形式的定期募捐模式,去年一場義賣獲得善款14.9萬元,又為今年的學雷鋒活動提供了充足的“糧草”。
隨著志愿服務活動的定期化,許多志愿者也把學雷鋒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綿團志愿者林穎多次下鄉走訪,山里的孩子見到她,就會立刻圍上來喊“姐姐”。有一次,林穎在苦竹小學走訪時,被貧困學生的堅強生活所感動,把心情寫在了微博上,結果不斷被轉發,當天就有一名愛心企業家捐款3000元,另一名愛心企業家私信聯系林穎,要給全校學生每人捐兩套校服。林穎喜出望外,又跑了好幾趟學校,為孩子們量身高,全校39名學生穿上了嶄新的校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4-20雷鋒好榜樣 文明新常態
- 2015-04-03潘國四:身殘志堅"活雷鋒"堅持助人34年
- 2015-04-03馬珍珠: 熱心幫助鄰里 社區里的活雷鋒
- 2015-04-03泉州惠安縣常態化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圖)
- 2015-04-02踐行雷鋒精神 泉港開展“便民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