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精神土壤,終得文明花開。2月28日,福建三明市委書記鄧本元接過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國文明城市”牌子,這座城市30年來一以貫之持之以恒的追求終于實現。
走進三明龍崗社區,高樓林立,干凈整潔的小區內,車子井然有序地停放著;駐區黨員戴著紅袖章,不時巡邏在各個角落,進行文明督導;“街長”“巷長”活躍在龍崗商業街,貼近商戶,為其解憂……這是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展現的新風貌。
環境的凈化、綠化、美化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第一把標尺,龍崗社區的煥然一新承載的正是三明不斷提升城市形象的努力。2014年,三明圍繞“創城決戰,圓夢三明”的目標,重點開展了“市容管理”“道路交通”“社區民生”“市場創優”“五小行業”“育人環境”“場館達標”“文明行為培育”等“八項攻堅戰役”,通過采取數字化城市管理和“街長制”“樓長制”等辦法,扎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
一座城市的美,不僅在于它整潔的街道、亮麗的景點,更依賴人與人之間的友善互動。始于1987年3月的“滿意在三明”活動,由初期的窗口單位整治,逐步轉變到創城與育人相結合,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活動形式不斷創新。如今,“滿意在三明”活動已成為全市各行各業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自我要求,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滿意”氛圍,為山區小城打造了一張亮麗名片。
創城重在實效。在三明,群眾滿意就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最高標準。把推進文明城市創建與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緊密結合,著力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文明城市創建中,“民生蛋糕”越來越大:著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明在全國率先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充保障,醫療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堅持每年辦好一批為民實事,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并保持動態為零……
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項目相繼落地,一件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好事落到實處,廣大市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城市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高。(記者鐘自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4-24泉港區:“三項制度化”力促文明創建常態長效
- 2015-04-13清流縣委黨校開展“愛國衛生月”文明創建活動
- 2015-03-31文明創建 應重平時而非“評”時
- 2015-03-30三明市委文明辦召開市區文明創建工作季度例會
- 2015-03-23為文明創建獻計獻策 應用負面清單對不文明行為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