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安全監管總局聯合印發《2015年“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重點工作》要求,探索建立公民和單位文明交通信用電子檔案,對交通失信行為人實施相應懲戒。(4月26日新華網)
我們就像上了發條的鐘表,時時刻刻滴答不停,速度和效率是我們一直掛在嘴邊的“座右銘”,于是就連走路開車都風馳電掣一樣,似乎已經收不住。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緊張節奏中,車輪滾滾,速度為王,卻不知是折了多少財產,歿了多少性命。其實“快”并沒有錯,只是我們無法保證“又好又快”,只有“快”的愜意,沒有“好”的效果,倒真不如“慢”下來,謙讓一些,對自己和別人都好一些。
筆者不開車,但每個節假日聽到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交通”,擁堵是常態,事故是常態,于是也會擔心一些關于交通安全的問題。五一小長假要來了,我們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心里滿滿的都是矛盾,是迎接假日的欣喜,還有那十里長龍擁堵的窩心。雖然在平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事件也是層出不窮,但節假日一到,問題總是會被放大,大家都擠著去“看世界”,去感受“在路上”的感覺,去一個沒有工作煩擾的地方享受放松的心情,結果人還未到風景地,卻被這路上的一通亂堵壞了心情,確實不好受。
于是,我們不得不又老調重彈“交通文明”的話題。“得寸進尺”是交通秩序的大敵,如果有人愿意“讓三分心平氣各”的話,倒也無妨,但怕就怕每個人都是這種打了雞血的興奮心態,寸步不讓,如過河的卒子不知后退,這般狀況,交通狀況怎么可能井然有序?
最好的交通文明是汽車文明時代的到來。當然,我們國汽車生產和進口絕對值每年都在增長,但日益增長的汽車數量和人們淡薄的文明交通意識并沒有出現正比的趨勢,或者說是文明交通的意識跟不上汽車增長的速度,我國的汽車文明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汽車文明時代的追逐。當然,汽車文明是個系統工程,我們只是用它來解決交通文明問題,未免大材小用,但汽車文明時代的“公眾意識”可以為交通文明所借鑒,抽離出來就是“謙讓”。
但它忽略了一個問題,除了汽車,還有行人,交通文明應該將個人也包括進去。闖紅燈的不只有汽車,還有行人,而且比汽車還有恃無恐,我們闖紅燈的理由是“搶時間”,但闖的過程卻是“慢悠悠”,碰到急紅眼的司機,碰到喝了點兒酒的司機,保不齊你要為“闖”而付出代價。
其實,不管是行人還是汽車,交通文明有序的關鍵是“謙讓”。我們天天說是趕時間,平時工作磨磨蹭蹭,起床不肯早起一分鐘,臨到任務要交差時再奮發圖強,只能用“趕”來完成工作了,于是起床要趕,行路要趕,連闖紅燈都闖得理直氣壯,對交通文明心里沒有敬畏,秩序不亂才怪!其實,如果我們用心,很多交通問題都可以避免,而用心的結果就不會在交通上“錙銖必較”了,唯胸懷“謙讓”之心,才有文明交通之暢。法律治理也好,社會治理也罷,所有的治理的目標只有一個——交通文明,而所有治理都是殊路同歸,形成“謙讓”的文明交通意識。(季青)
原創評論 轉載請注明出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4-27永春縣開展文明交通宣傳作品宣傳評選活動
- 2015-04-21浦城開展“文明交通秩序”勸導志愿活動
- 2015-04-02涵江區交通、交警聯勤聯動整治出租車不文明交通行為
- 2015-03-25廈門:創建文明交通示范城市 招募成立“義務交警隊”
- 2015-03-13倡導文明交通 泉港開展首屆“文明好司機”網絡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