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23日訊 近年來,海滄區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堅持“五結合”(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相結合、與地域文化根源相結合、與對臺交流活動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開展“六進校園”活動,基本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傳統文化氛圍。
一是朱子文化進校園。通過開展“走近朱子文化,德潤你我心靈”、“踐行朱子家訓,展示美好品德”、“傳承朱子文化,尋找身邊榜樣”等活動,從認知到實踐,為每個學生創設學習朱子家訓的階梯式平臺,逐級遞進,讓學生通過學習朱子家訓,充分體踐認知傳統道德標準的魅力。
二是文明禮儀進校園。結合創建文明學?;顒樱_展“未成年人文明行為示范學?!被顒?,規范學生儀態行為、餐飲行為、出行行為、交往行為、學習行為和集會行為,著重引導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三是誠信教育進校園。通過開展“誠信文化,融入課堂”教育活動、“誠信典型,共鑄誠信”評選活動、“誠實守信,從我做起”作品征集活動、“誠信故事,我編我演”節目選送活動,強化學生誠實守信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形成“重誠信、守承諾、講文明”的良好風氣。
四是閩南方言與文化進校園。通過編寫校本教材、每周一練閩南語、學唱閩南歌、推廣“五祖拳”廣播操、開展鄉土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閩南文化的認知度與認同感,有效傳承閩南文化精髓;利用《海娃看海滄》電視欄目,向社會傳授閩南語,弘揚閩南文化;借助閩南文化載體深化對臺交流,與臺灣校園建立姊妹校關系,進行校校對接與交流合作。
五是民族器樂進校園。聘請民樂教育專家、民族管弦樂協會教師進入校園,開展民族器樂知識講座,普及民族器樂知識和民族音樂文化;以區青少年宮“海娃民族樂團”為龍頭,以延奎小學“民樂培訓基地”為基礎,培養全區民族器樂骨干,推動全區中小學校組建民樂社團;聘請海滄教育柔性引進人才臺灣青年指揮家黃光佑為“海娃民族樂團”藝術總監及常任指揮,共同探索兩岸民樂教育資源整合的新思路,努力創建民樂對臺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六是書法教育進校園。結合“書香校園”建設,開展“書法教育進校園”活動,通過興趣小組、綜合實踐活動、社團活動、夏令營等形式,廣泛開展書法教育活動。每天安排不少于10分鐘進行書法教學與訓練,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書法比賽,加強對中小學生進行書寫基本技能和書法藝術欣賞的培養。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4-21廈門海滄:助力“一帶一路”,書寫閩南文化大文章
- 2015-04-20海滄兩岸義工聯盟舉辦“文明出行”倡議活動
- 2015-04-16海滄區出臺《海滄區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 2015-04-14海滄兩岸義工聯盟舉行交流培訓 將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 2015-04-13海滄兩岸義工與失獨家庭“一對一”結對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