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23日訊(通訊員 曾曉 邱佳玉)上杭縣緊緊圍繞縣委“求真務實、一心為民,建設美麗上杭”這一工作主題,立足我縣工作實際,大力開展社科學術研究、社科知識普及、社科管理等活動,為加快普及社會科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推進上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了重要貢獻。
一、筑牢陣地,夯實社科普及基礎
2014年,我縣不斷推進和完善社科普及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和完善各類科普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加大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作,為促進全縣公民人文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一是開設社科普及宣傳欄,在全縣范圍內設立科普宣傳欄,到目前,在縣城市民集中休閑區域、鄉(鎮)集市(圩場)以及村(居)中心設立科普宣傳欄469個,建設農家書屋257個;二是加大媒體宣傳力度,為進一步擴大社科普及宣傳力度,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各項工作走進群眾,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投入5.38萬元在上杭電視臺、《上杭鄉訊》、上杭新聞網、《上杭文化信息網》、《上杭圖書館網》、《網上圖書館》等8個縣內主流媒體平臺和各鄉鎮(街道)開設社科知識普及專欄,宣傳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等社科知識,內容常換常新,潛移默化地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三是完善社科普及基地建設,社科普及基地是推進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載體和手段,對社科普及工作具有較強示范、帶動、輻射作用。我縣以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上杭縣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基地、上杭縣圖書館、客家族譜館、上杭縣博物館為平臺面向社會普及社會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如:以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為依托,創建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科普基地。才溪鄉調查紀念館全館占地面積18750平方米,陳列室共10個展廳,展長350米,有毛澤東才溪鄉調查會址、光榮亭、列寧臺等史跡,通過大量珍貴文物、資料、照片等展現歷史文物知識,開展特色化科普活動。從而進一步鞏固科教基地,促進科技傳播功能。
二、打造品牌,組織社科普及講壇
打造上杭本土理論社科宣講的開放式文化講壇——“客家講堂”、“家庭和睦公益大講堂”,每月至少舉辦2次“客家講壇”活動,不定期的安排“家庭和睦公益大講堂”進全縣22個鄉鎮、社區。以普及社會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為目的,以滿足大眾對社會科學知識的需求為出發點,以評析上杭文化和人民群眾關心的時代話題為主要內容,突出科學性,強調知識性,注重故事性。僅2014年的客家講堂,就先后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南智庫研究中心楊其川主任、省委黨校蔣伯英教授、福州大學郗永勤教授、龍巖學院于年河教授、古田會議紀念館曾漢輝館長等專家作了24場專題講座,產生了良好的文化效應和社會影響,推動了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了公眾人文素質。
三、緊扣主題,開展社科普及活動
圍繞科學發展主題,積極組織縣直有關單位、鄉鎮、學會、協會、研究會和社科普及基地廣泛動員開展科普活動。
1.開展理論宣講活動。配合宣傳部門,扎實開展理論宣講活動,組織社科普及專家參加縣理論宣講團,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深入機關、鄉鎮、企業、社區、學校等開展社科知識學習輔導、巡回宣講,開展28場次,在全縣上下營造了良好的社科普及知識學習氛圍。
2.舉辦社科普及宣傳周活動。按照省、市社科聯統一部署,結合我縣實際,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科普宣傳周活動。在整個普及宣傳周系列活動中,展出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各類宣傳展板50多塊,發放宣傳資料、書籍6000余份(冊),發放農技知識、醫藥知識光盤及音響制品200余張,接受咨詢群眾7000余人次;社科普及小分隊開展的科普“三進”活動,將社科普及工作滲透到學校、社區和農村;16個鄉鎮結合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提高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人文科學素養,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3.積極開展“三下鄉”活動。組織計生、農業、文化、科協、科技局、衛生局、文體局、征地拆遷等工作部門結合本單位、部門宣傳工作實際,在各鄉鎮墟天時上街宣傳社科人文知識和政策法規,以文藝宣傳、踩街、社科咨詢、發放宣傳單等形式,深入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
4.開展各類學術活動。全縣圍繞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精心策劃主題,大力開展各類學術活動,如:推行“走進群眾家門,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工作機制,組織全縣黨員干部以“甘當小學生”的精神,實實在在“撲下身、沉下心”開展調研工作,撰寫了《古田會議對黨的群眾路線形成的重要貢獻》、《弘揚好作風、爭當新模范》、《改進工作作風,加快推進上杭轉型發展》、《搭建紅色教育“大課堂”,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等一大批高質量、高水平的調查報告、理論文章,并在中央、省、市級報刊、雜志、網絡上發表,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四、推廣讀物,促成果轉化
為繁榮我縣社會科學,投入8.5萬元組織動員社科專家、學者撰寫高質量社科普及讀物,積極宣傳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社科理論。一是為推動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按照縣委部署,搜集整理中央、省、市、縣最新理論政策信息和相關的社科普及知識,編印成《形勢政策教育》小冊子,作為學習時勢政策和社科知識的重要讀物,2014年,共編印10期,累計分發5000多冊。二是對2011年以來“客家講壇”開講的35場講座進行了匯編,出版了《客家講壇匯編》,免費發放1000多冊;三是圍繞上杭本地“著名蘇區”、“客家祖地”、“紅色搖籃”等主題,大力弘揚革命傳統和古田會議精神,傳承客家文化,協助縣政協文史室、縣委黨史研究室等部門先后編輯出版了《著名蘇區永流芳》、《上杭與古田會議》、《上杭客家》、《中國當代書法名家華喦詩作品選》、《上杭文學叢書》、《上杭客家傳統禮俗史料調查與研究》等一系列具有上杭特色的社科精品。四是出版發行了《百姓故事報》、《上杭鄉訊》等報刊近萬份;建立了“百姓書吧”、“全民書友會”,接待讀者8萬多人次,流通10萬多冊圖書,真正實現社科普及入基層、廣覆蓋。
五、積極探索,加強社科普及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抓好社科普及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發展壯大社科普及志愿者隊伍,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我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下發文件等形式宣傳應征社科普及專家、志愿者活動,組建了一支22名專家和17名志愿者的社科普及隊伍,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廣泛普及志愿理念,著力完善志愿服務體系,使更多的人成為科普志愿者,使更多的志愿者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科普知識的傳播者和實踐者。(上杭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4-22上杭縣舉辦形式多樣的“畬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動
- 2015-04-22上杭:古田中學與武警福州指揮學院舉行雙擁共建活動
- 2015-04-21上杭縣舉辦“我看上杭新變化”青少年兒童現場寫生大賽
- 2015-04-16上杭:“愛心早餐”溫暖環衛工人
- 2015-04-16上杭縣泮境鄉人大代表助推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