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解放每天坐著輪椅到街頭撿垃圾
坐在輪椅上的她,費力地從垃圾桶里揀出可以賣錢的廢品。十四年來,這一幕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泉州市區東街和南俊北路附近,她的不幸感染了很多人,熱心市民將它發布到微博上。14日,記者找到了這位不幸卻堅強的老人。
下午5點30分,正值下班高峰期,市區街頭車流如織,一名婦女坐在破舊的手搖式輪椅上,緩慢地行駛在路邊,費力地從垃圾桶里挑出可回收利用的廢品。14年來,這一幕幾乎每天都出現在中心市區東街和南俊北路附近。近日,路人將這幕情景拍下來發布到微博上,不少人被她的不易和堅強感染。
昨日,記者找到了這位老人。原來,她今年62歲,丈夫14年前去世,為了養育腿腳有問題的女兒和還在上小學的外孫女,她便坐著輪椅上街,靠撿垃圾維持生計。
坐輪椅上街拾荒 400米路挪了半小時
老人叫黃解放,記者找到她時,她正在南俊北路撿拾垃圾。她今年62歲了,在灰白頭發的映襯下,滿是皺紋的臉顯得更加憔悴。
黃解放的輪椅扶手上綁著2個蛇皮袋,鼓鼓的。她將輪椅移動到路邊的垃圾桶旁,努力撐起上半身,盡量湊上去,右手伸進垃圾桶,搗鼓了好一會兒后,淘出了幾個快餐盒和飲料瓶,然后塞到蛇皮袋里。下一個垃圾桶在馬路對面,她緩緩地移動輪椅,小心翼翼地避讓車輛,穿過馬路。地上有個塑料瓶,她試圖彎腰去撿,但未夠著。熱心路人見狀,趕忙幫她撿了起來。她連聲道謝。
就這樣邊走邊撿,三四百米的路,黃解放走了半個小時。而這一幕,十幾年來每天都在重復上演。她告訴記者,每天下午1點多,她就坐著輪椅從家里出發,沿著南俊北路來到東街,五六點時再從東街往回走。
女兒生病孫女幼小 艱辛養家14年
黃解放住在學府路舊泉州師院的教職工宿舍里,丈夫2001年患病去世。她有一個女兒,因下肢無力,走路一瘸一拐的,前幾年離了婚;13歲的外孫女正在上小學六年級。一家三口擠在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來源就靠黃解放撿拾垃圾換成錢,加上低保、居委會補貼、撫恤金等,每個月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
黃解放告訴記者,十幾年前,她腿腳出現毛病,但因為沒有錢就沒去檢查,也不知道是什么問題,后來又摔了一跤,走路就更加困難了。丈夫去世后,好心人送給她一輛輪椅。“一開始是出來散步,看見廢棄的瓶瓶罐罐就順便撿回去,后來就成了習慣。”
黃解放的女兒今年39歲,曾經在工廠上班,后來因雙腿不便就沒有再去。為了把錢省下來給女兒讀書,她和母親生活節儉,已經很多年沒有買過新衣服了。
街坊默默幫忙 上門維修送來紙皮
盡管生活困難,但說到十幾年輪椅上撿垃圾的生涯,黃解放說她最大的感慨是社會上還是好心人多。“我在外面撿垃圾時,有些好心人看到了會塞錢給我,50元、100元的都有。居委會也來看望,幫了我家很多。”她介紹,梅峰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經常到家里慰問她,房間里的新輪椅就是他們送的。南俊北路、東街沿街商戶也幾乎都認識她,有瓶子、紙箱都會留著給她。
不僅如此,平日里家里的東西壞了,小區的管理人員就主動過來維修,舊電視壞了,他們就幫忙買來新電視。街坊鄰居們還自發把家里的瓶子、紙皮等收集起來,悄悄地放在她家門口。黃解放撿垃圾回來的路上要經過一段上坡,街坊們看到了就推她上去。對于好心人的幫助,黃解放說她心里十分感激。
(記者 吳志明 實習生 陳煉萍 文/圖)
泉州六旬阿婆坐輪椅拾荒14年 為養瘸腿女兒一家
泉州六旬阿婆坐輪椅拾荒14年 為養瘸腿女兒一家
泉州六旬阿婆坐輪椅拾荒14年 為養瘸腿女兒一家
泉州六旬阿婆坐輪椅拾荒14年 為養瘸腿女兒一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7老太拾荒養活39只貓 愛心讀者伸援手
- 2013-12-05方水英:七旬老婦養活4個殘疾子女
- 2013-09-12單親媽媽餐館打工養活一家 突患重病無力醫治
- 2013-05-06丈夫去世4個孩子是殘疾 七旬依姆靠種地養活一家
- 2013-04-22三明學院發起綠植領養活動 為雅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