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常平關帝祖祠
后人至今說仁勇
車行運城環城高速,窗外油菜花染遍沃野。隱約之間,一尊塑像突然闖入視野,聳立山前,絕倫逸群。這就是全世界最高的關帝像,高達80米,關公左手拈須,右手提刀,甚是威嚴。看見關帝像,常平也就到了。位于山西運城市西南的常平村,是關公故里。村里有座關帝祖祠,人稱“家廟”。
解州關帝廟文管所副所長傅文元介紹,這座廟宇原是關羽的故宅,關羽從出生到避禍出逃之前一直生活于此。他歿后,當地人及后裔為紀念關羽及他的祖輩三代便在此建造了一座祠堂,故是當今紀念關羽最早的祠堂,同時也是世界上關公文化最早的發源地和集散地,距今已1800余年。后來隨著歷代封建帝王對關羽逐級追封,世人對他更加崇拜和敬仰,廟堂也隨之擴建,到了明清形成現今之規模。廟內現存建筑亦多為清代重修。
常平關帝祖祠南依中條山,北臨鹽湖,依山傍水,建筑布局“前朝后寢”,廟內的金代磚塔、圣祖殿、娘娘殿在世界所有關帝廟中絕無僅有,堪稱“三絕”。
步入山門,明朝正德年間建造的“關王故里”石牌坊映入眼簾,蟠龍雕柱,銅獅拱衛,清而不寒,簡而不陋,距今已有460 余年。走進祖祠,有一座八角七層磚塔,是為祖宅塔。相傳,塔下原是一口水井。關羽秉性剛烈,又好抱打不平。關羽斬殺當地惡霸呂熊及其幫兇后,遭官府通緝,并要株連九族,滿門抄斬。姓關的人家為免遭毒手,紛紛背井離鄉。這也就是關公故里在常平,常平卻無關姓的原因。
關羽父母年邁出逃不便,情急之下雙雙投井自盡。后人為了祭奠關羽雙親,便在井上修建了磚塔。
祖祠有一棵百年古桑,人們稱之為“五世同堂”桑。據介紹,祖祠內供奉關家五代人,而桑樹的根部就有五根碗口粗細的根莖裸露于地面,樹干也分為五支,向上生長。
清明前夕,在距離常平不遠的西古村,關羽第六十九世孫關豐師備好了香表、水果、花饃等祭品,更不忘叮囑鑼鼓隊提早操練熱身。“每年清明,關氏后裔都要去安邑、常平、西古三個地方,分別祭祀始祖關龍逄、圣祖關羽、先祖關郎,祭祀祖先不是因為他是什么神人,主要是為了傳承忠義仁勇的精神,傳承‘讀好書、說好話、做好人、行好事’的家訓。” (記者 周亞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