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志愿者為老年人義診 (胡穎墘 攝)
播撒永遠的雷鋒精神
文明風4月3日訊(通訊員 許福良 張鵬 曾志剛)繁忙的道路交叉路口,文明交通志愿服務者在疏導交通,倡導市民文明出行;免費義診臺前,醫療服務志愿者在忙著給市民量血壓,為市民答疑解惑;還有炎炎烈日下清除城市“牛皮癬”、撿拾垃圾的志愿者,閑暇課余上門為孤寡老人送去熱情陪伴的大學生……這些鏡頭,看起來是那么平凡,卻閃爍著令人溫暖的光芒。在惠安城鄉的每個角落,只要稍加留意,你便會發現,志愿者們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用一個個凡人善舉,讓道德的暖流流進心里,讓雷鋒精神燭照人間。
這一刻我和你在一起
“螺陽那條尋人啟事,經網友的大量轉發,于3分鐘之前被涂寨的志愿者看到并來電告知確定,感恩!”這是惠安人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龍哥發在QQ上的一條留言。這意味著在志愿者的努力下,又一個走失的人找到了回家的路。“沒錯,是她,那眉毛和眼睛太像了。”時隔28年后,通過QQ看到被人領養的女兒照片時,身在美國紐約的曾玲珍眼眶一下子濕潤了。這只是惠安人志愿者服務隊幫助尋親的一個縮影。
不單如此,關愛孤寡老人、幫助返鄉旅客、完成留守兒童的心愿……只要有人需要幫忙協助,他們都義無反顧,不計報酬。他們送困難大學生去讀書,救助涂寨失去父母的孤兒阿杰,捐贈面包給環衛工人,用心給孤兒們筑造溫馨之屋……只要能力允許,他們絕不袖手旁觀。“這一刻我們在一起。”他們說到做到。
以傳播古城文化為己任
四年前,三個年輕人創建了“古城在線”網站,傳播古城文化、弘揚惠女精神。幾個月后,崇武鎮及周邊的青年也加入進來。因為同樣熱愛古城、迷戀崇武文化,他們著重開展以宣傳保護古城文化為主的公益活動。
目前,古城在線志愿者團隊成員50多人,涵蓋醫生、教師、石雕匠師、學生等多個行業,其中部分是外地人。但只要團隊有活動,大家都會想方設法趕到崇武,或者通過其他形式參與。不久前,團隊籌劃捐書捐款,幫助困難學生,遠在廣東的一位外地隊員,馬上寄來了上百套精美實用的瓷器皿,準備用于義賣。
隨著隊伍的壯大,他們也關注貧病弱小者,為遭遇病災的群眾募捐,為無力支付學費的大學生尋求社會支援,幫助低保戶解決生活困難,配合其他公益組織開展慈善活動等等。他們不但為崇武文化寫下了濃濃一筆,也為社會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讓愛的光輝照亮每個角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圣賢們的理想世界,也是惠安愛心社成員們的生動實踐。愛,讓他們一直奔忙永不停息;他們,讓愛的光輝照亮每個角落。
10次救助募捐14萬余元。去年,惠安愛心社開展了十次救助重大疾病困難家庭捐款行動,足跡遍及螺陽尾透村、涂寨壩內村、輞川后任村等,共籌集善款14萬余元。為了增強公眾對慈善的信心,他們把募集到每一筆款項都主動在網站上進行公示,善款的使用也都在網上進行說明,并有相應的佐證,可見其用心良苦。
他們還組織開展“美麗惠安我行動”環保公益活動,幫助縣特殊教育學校、孤兒院、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的孩子們;啟動危險水域調查,在螺城科山、紫山南安、黃塘后郭等地30處危險水域樹立愛心警示牌。他們希望,訪遍全縣每個鄉村,把愛心播撒到全縣每個角落。
如今,志愿者們服務的時間,早已從3月5日延伸到365天,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行為。奉獻他人、提升自己,惠安的志愿者們正用點滴行動,在創建文明城市、建設升級版新惠安的道路上播撒著永遠的雷鋒精神。(惠安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3-31新羅:“學雷鋒便民服務站”獲市民“點贊”
- 2015-03-30仙游縣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3-30福安三中青年志愿者開展“賞桃花、學雷鋒、獻愛心”活動
- 2015-03-30明溪縣教育系統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月活動”
- 2015-03-30龍巖市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精神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