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2日訊(通訊員?黃欣怡)走進鯉城區臨江街道伍堡社區“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多媒體教室”、“青少年科普工作室”、“圖書閱覽室”、“綠色網吧”、“乒乓球室”、“書畫室”、“棋藝室”、“心理輔導室”、“宣傳欄”等適合青少年活動的場所一應俱全,許多小朋友們利用課余時間來這里享受歡樂的成長時光。
像這樣融宣傳教育、科技實踐、文體活動、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青少年活動場所,鯉城區還有4個,分別在浮橋街道的坂頭社區、常泰街道的五星社區、金龍街道的后坑社區以及鯉中街道的清正社區。
政策好力量足 建設進度有保障
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只是學校和家長,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問題。2012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用五年時間重點扶持100個鎮村建設“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每年建成20個,政府投入一定資金為每個建設點提供有力保障。
為推動項目建設的有效落地,提供青少年培養、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鯉城區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參與,鼓勵有條件的社區積極爭取項目建設。市關工委領導多次深入建設點進行指導并為活動點剪彩、揭牌,區領導從選點到建設,實行全程跟蹤,區關工委堅持每周到實地了解進度,確保五個項目按時序建設。街道的建設積極性也得到有效調動,清正社區把位于中心市區一處每年近10萬元租金的出租房收回,用于改建活動中心;坂頭社區則發動社會賢達、海外僑親捐贈,籌集資金15萬元用于建設。在各級重視、多方支持下,歷經三年建設,五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均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多資源善管理 軟硬實力雙過硬
如何吸引青少年來活動中心,是中心建成之后遇到的第一個主要難題。鯉城區各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與轄區內學校相互合作,伍堡社區活動中心與鯉城區實驗小學、泉州七中共建;五星社區與明新中學、明新小學共建;坂頭社區與轄區幼兒園共建,由學校定期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文化藝術交流、體育健身比賽等主題活動,活動中心為興趣小組活動提供場所、設備,取得雙贏雙促進效果,大大提升了活動中心在青少年、學校和社會中的知曉度。
社區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能否發揮作用,與管理人才息息相關。鯉城區各活動中心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有效地解決了“人”的問題。在伍堡社區活動中心,有一支由退休老干部、退休工程師、退休老教師和區人才協會部分理事等“五老”為核心的16人活動中心輔導員隊伍,負責轄區內幫扶、宣傳、幫教、文體輔導等;五星社區活動中心與“常泰職工之家”聯動,充分利用工會資源為青少年提供輔導、培訓;坂頭社區活動中心發揮社區老年人協會力量,老少同樂,老少共學,老少共進。
個性化多元化 吸引孩子齊參與
發揮資源優勢,創新特色活動,是吸引青少年參加活動的另一途徑。為向青少年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務,清正社區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與番茄寶貝兒童圖書創意藝術中心共建,共享資源,到活動中心參加活動的孩子們可免費閱讀番茄寶貝的圖書,參加他們組織的個性化活動,番茄寶貝的會員可以免費使用中心的科技室、文藝室、乒乓球室,通過實施市場化運作,進一步擴充、延伸社區青少年道德建設陣地,讓青少年自愿多參與各自喜愛的活動。
今后,鯉城區將繼續吸納社會資源,創新運營模式, 把“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的陣地不斷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成效不斷延伸,打造更多“青少年幸福高地”。 (泉州市鯉城區委文明辦、區委宣傳部供稿)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3-30海滄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舉辦周末成長沙龍
- 2015-03-30鯉城區教育局“八個一”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 2015-03-24海滄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舉辦心理健康講座
- 2015-03-20東山縣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講座進校園活動
- 2015-03-16龍巖永定:多舉措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