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背后的支教故事
“邱老師,這個花環是我親手做的,漂亮嗎?送給您,那,您明年還來嗎?”
??? 東南網4月2日訊(福建日報 吳偉華/文)一張圖,配上一段支教日記,簡單卻感人,這就是福建高校學生公益組織“牧笛助學”義賣的自制明信片。3月上中旬,他們在福州部分高校進行了擺點義賣。
明信片上的所有照片都是“牧笛助學”成員在支教過程中拍攝的。“照片配上對應的支教志愿者日記,重現了支教時的酸甜苦辣,更直接與大家分享了支教背后的故事。”福建醫科大學的大三學生謝鈺蓮介紹,在眾多照片中,成員們共同選取了最具特色的36組圖文,制成明信片進行義賣。
“明信片本來只打算印1000套,但印刷店老板了解情況后,又為我們免費印了1000套,讓我們十分感動。”謝鈺蓮介紹,明信片一套9張,零售價12元。通過高校擺點、個人以及微信公眾號進行義賣,目前已賣出1700多套明信片,扣除成本,共獲利約1.22萬元。
現在,線下宣傳和高校擺點義賣已于3月20日結束,但微信公眾號和個人的明信片義賣仍在繼續進行。據悉,這些義賣所得將全部捐獻給“牧笛助學”成員們支教過的貴州黔東南臺江縣、貴州黔東南黎平縣、廣西柳州融水縣、青海玉樹囊謙縣等偏遠山區小學,為孩子們完善圖書館及購買學習用具和體育器材等,并為他們添置生活日用品。
--岑母小學支教志愿者 李俊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