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石獅市各行各業的代表共3000多人,組成10個方陣,每個方陣各代表一項“文明新風”行動。
東南網3月30日訊(本網記者謝玉妹)29日上午,石獅市十項“文明新風”行動啟動儀式暨市民文明巡游活動在石獅市人民廣場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人員共3000多人,覆蓋石獅市各行各業。他們組成10個方陣,每個方陣各代表一項“文明新風”行動。
此次活動倡導的十項“文明新風”行動為:“價值引領”行動、“書香獅城”行動、“文明出行”行動、“垃圾不落地”行動、“莫炫嫁妝”行動、“厚養薄葬”行動、“光盤行動、打包有獎”、“美在旅途”行動、“小城大愛”行動、“誠信無價”行動。
石獅,人均GDP常年位居福建省首位的縣級市,長長的海岸線勾勒出她160平方公里的美麗輪廓,時尚而有生氣,富饒而有活力。“著名僑鄉”、“服裝名城”、“民辦特區”……她的標簽有很多,而最引以為豪的便是她“與時俱進”的強大力量,能優雅的追隨著當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作為福建省文明城市“三連冠”,石獅于今年2月份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縣級)”。為提升城市軟實力,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石獅市十項“文明新風”行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
“書香獅城”行動方陣是由身穿漢服,手持竹簡的學生代表組成的。
移風易俗 莫炫嫁妝
在十項“文明新風”行動中,“莫炫嫁妝”與“厚養薄葬”是針對石獅本地風俗而定的。這座經濟發達的濱海城市蘊含著古老的婚嫁習俗,婚喪便是其中一項。
“嫁妝”豐厚的習俗由來已久,這一現象隨著石獅經濟的不斷強大而愈發明顯。大部分石獅家庭,在女兒出嫁時,都會為其準備豐厚的嫁妝。本意是將部分家庭財產分給出嫁的女兒,并增加其在婆家的地位。隨著石獅富人越來越多,嫁妝的“分量”也越變越大,逐漸形成“炫富”、“互相攀比”等惡俗。
“這種炫嫁妝的不文明習俗,會影響婚姻與家庭,為社會帶來負面的導向。”參加踩街活動的石獅市鳳里街道黨工委書記邱銀河告訴記者,許多石獅市民都想把這種風氣壓下去,他希望借這種宣傳方式,倡導市民正確的婚嫁觀。
據悉,石獅市每年都會舉辦兩次“愛在獅城”大型文明集體婚禮,開展“莫炫嫁妝婚姻無價”推廣行動,引導市民簡辦婚事、捐資公益。
打擊陋習 厚養薄葬
除了婚嫁鋪張外,石獅民間對于殯葬也十分重視,沿襲著許多古代中原的殯葬習俗。厚葬,是石獅人表達對逝者的尊重,葬禮鋪張程度因人而異,但絕大多數都需花費不少的財力物力人力。
“父母在的時候,應該好好孝順他們,去世后,喪事則要簡辦,我們主張先厚養,后薄葬。”石獅市民蔡先生表示,厚葬習俗不但鋪張浪費,且主人家還勞心勞力,對逝者也毫無意義。在石獅,一般親人去世后需挑時安葬,大部分喪事持續時間較長,短則七天,長需十天半個月。蔡先生認為,辦喪應從簡從短,行孝當先,先從喪事短辦入手。
對此,“厚養薄葬”行動,積極開展“好婆媳”評選活動,定期發布“孝行紅榜”,并引導各村(社區)將“簡辦喪事”納入《村規民約》,整治打擊殯葬陋習。
石獅市委書記張永寧致辭。
門前三包 垃圾不落地
石獅雖然城市不大,但人口可不少,本地人口30幾萬,外來人口40幾萬。如何借鑒香港與新加坡的經驗,讓生活在這片小小土地上的70幾萬人口都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如何提升石獅的形象,讓人留下干凈整潔的印象呢?對此,石獅市委市政府重點實行“垃圾不落地”行動。
據石獅市行政執法局副主任科員宋建華介紹,石獅將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舉措,創建一批“垃圾不落地”示范街區、小區、學校等。針對“車窗垃圾”現象,石獅市行政執法局將定制一批車載果皮箱及宣傳標語,發放給一些私家車主,以此宣傳并提醒車主勿仍垃圾。
“我們的行動會在公眾及媒體的監督下進行,對于做得好的社區或商戶,會有獎勵,若違反相關條例,則會加大處罰力度。”宋建華表示,將試行“垃圾分類、積分有獎”制作發放“社區垃圾分類積分卡”,引導居民自行分揀、統一投放,憑積分兌換獎勵。
“垃圾不落地”的宣傳形式多種,重點還是在教育。據介紹,校園是“垃圾不落地”行動的重要推廣場所。“我們會通過學校把孩子養成不亂扔垃圾的意識和習慣,并通過孩子來帶動每個家庭。”
據了解,此次十項“文明新風”行動是對近幾年黨委、政府、社會、群眾各個層面開展新風行動的全面深化提升。為保障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石獅市專門成立以市委書記張永寧任組長的“文明新風”行動領導小組,以此推動文明新風落實落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30依法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 2015-03-30我承諾,我助力,讓文明之花開滿時尚獅城
- 2015-03-27廈門召開全市宣傳部長會議 打造文明城市創建品牌
- 2015-03-27奧運冠軍吉新鵬侯斌代言“文明小白鷺”
- 2015-03-27317家企業登廈"誠信企業榜" "文明小白鷺"掀代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