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涂春棠)“我以前性子比較急,愛跟人爭執,在參加這些活動后,慢慢地把自己的棱角磨平了。”回顧7年多來的義工經歷,林世波覺得,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成長。
今年35歲的林世波是漳州義工協會元老級人物。1991年5月,上小學五年級的他,因為一場車禍,左腿被高位截肢。截肢后,林世波沒有自暴自棄,拄著拐杖去上學。后來,他裝上了假肢,雖然能走路,卻不能走遠,每走一步腳都在痛,殘肢上總是布滿了血泡。
1998年畢業后,林世波在漳州市薌城區通北街道勞動保障所的幫助下,來到雅歌樂器(漳州)有限公司工作。其間,他與同事一起到過武夷山、黃山、張家界、桂林等地旅游。“每次旅游我都不落下,每座山我都親自攀登,再高的山也都要爬到山頂。”林世波自豪地說。
2007年年底,林世波在報紙上看了一篇關于臺灣義工的活動報道,由此聯想起以前讀書時,同學們經常輪流背他上下學,他想把這份感激之情轉化成無償地去幫助別人。有了這個念頭,林世波便在網上搜索著關于漳州義工的信息。
2008年3月8日,林世波參加了在漳州的第一次義工會議。那天,正好也是他的生日。“我許了個愿望,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義工。”林世波說。
剛加入義工協會不久,林世波就和其他幾位義工,與市區工人新村的陳雅各、蘇提柳老夫婦結成了愛心對子。老陳的兒子因車禍不幸去世,媳婦帶著孫子悄無聲息地離開家。兩位老人領著最低生活補助,請不起雇工。每到周末,林世波便為他們帶去自己煮好的飯菜,提些水果和飲品,像家人一樣陪伴老人吃飯、聊天,幫助老人排解心中寂寞。
7年來,義工們來來去去,有的因各種原因離開了,但林世波卻堅持下來。“世波本身就是位殘疾人,還來幫助我們。今年春節,他還從家里帶了年糕送給我們,這叫禮輕情義重。”老陳感慨地說,林世波比自己的孩子還要親。
每個月,林世波都要拿出120元,資助浦南的貧困中學生。如今,這些學生有的在上大學,有的已經走上工作崗位。
林世波還在共青團薌城區委的幫助下,成立了一支200余人的文藝匯演隊伍,至今已在漳州各縣市(區)參加各種公益慰問、助學募捐演出38場次,募得善款超過15萬元。每次,林世波都會登臺表演,飾演旦角。他說,選擇演旦角是因為旦角臺步少,他腿腳不便,可以少走動。
截至目前,林世波已參加了300多場義工活動。他說,堅持下去,讓越來越多的人得到幫助,就是他生活的目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19陳秀戀:為殘疾女兒撐起一片天
- 2015-02-10春運路上殘疾兄弟艱難返鄉 好心人幫買票送溫暖
- 2015-02-02曾芷捷:用自己的小手圓了殘疾伙伴的讀書夢
- 2015-01-23“殘疾愛心證書”拿它行乞純屬行騙 市民切勿上當
- 2015-01-07東山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學 首批招收24名智力殘疾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