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學的孩子們
東南網3月19日龍巖訊(本網記者 李凌生)2014年5月,為了給四川涼山一個地方的貧困孩子援建一所希望小學,龍巖一個民間公益組織——正能量公益平臺聯合龍巖紅十字會,發起了以“跨越山海 心手相連”為主題的大型公益活動(詳見本網報道《龍巖舉辦“跨越山海 心手相連”金秋助學公益晚會 市民愛心助學》)。經過近一年的籌款和準備,2015年3月17日,大涼山“山地希望小學”正式開工建設。
好事多磨 援建過程歷波折
“這是我們成立以來,發起的最大公益項目,確實缺乏經驗”,正能量公益平臺總部執行會長陳貴表示,他沒想到活動發起近一年才動工,因為這期間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按照當初項目書的計劃,籌建的希望小學含教室10間、宿舍4間、廁所2間、學生活動操場以及各種體育設施,工程預算約120萬元。然而一直到2015年,項目小組收到的善款也只有16萬多。資金不到位,工程就無法開始。
后來,項目小組只能修改工程方案。“有多少錢做多少事”,陳貴說,即使不能新建一所學校,至少可以對破敗的校舍進行翻修改建,“大涼山的孩子們在等,不能讓他們心寒”。
當新方案確定,資金到位就可以開工時,項目小組又遇到新的問題。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美姑縣教育局和樂約鄉政府不愿接手“援建山地希望小學”項目,而受援單位山地小學則沒有開設對公賬戶,由于四川方面一直無法提供合適的資金接收方,存在龍巖紅十字會賬戶的資金遲遲無法轉出。
資金不到位,工程就無法進行。為此,2015年2月12日及3月2日,主辦方兩次邀請資金監督小組和志愿者代表召開了專門的會議,研究資金轉出問題。經過討論,各方一致同意“特事特辦”,在保證資金安全前提下,按照工程進度分三次撥付到山地小學教師曲么古體個人賬戶。
“勒格伍合(美姑縣志愿者)坐了4個多小時的車到縣城,把簽好的協議傳真過來”,龍巖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蔡小燕說,各種材料準備辦好后,首批工程款48000元終于在3月6日一大早成功匯入曲么古體老師賬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3曾厝垵發起垃圾不落地活動 游客商戶可報名當志愿者
- 2015-03-23“百名專家進社區”走進禾山社區 志愿者保駕護航
- 2015-03-20豐澤區開展2015年大學生志愿者聯盟座談會
- 2015-03-18永定黨員志愿者:踐行雷鋒精神 服務人民群眾
- 2015-03-18泉州鯉城區僑聯三個著力夯實志愿者服務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