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認知、認同,是發揮其引領社會思潮作用的前提,而在當代信息化時代條件下,輿論引導對于實現認同具有重要意義。輿論引導策略是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包括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3月17日光明日報)
輿論引導,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媒體承擔著重要職責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層面質的規定性,凝結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價值表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引領。這樣一個很抽象的大概念要讓廣大人民群眾認知、認同,需要新聞媒體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用通俗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解讀、浸潤,在有效引導中凝聚社會各方面的改革共識,形成社會各階層共同奮斗的“最大公約數”。
輿論引導,要明確引導什么、怎么引導,這是關鍵問題。我覺得,要放在社會大背景下去衡量去研究。當今社會,物質豐富,文化多元,多媒體飛速發展,傳統媒體的優勢越來越被新媒體侵蝕,這就給傳統媒體提出了一個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如何主動接觸運用新媒體,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的問題。
新媒體形勢下,人們的思想意識變化難以捉摸。在這種情況下,價值觀導向顯得尤其重要。因為,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標,它會告訴人們怎樣做人做事。而有違中國國情的價值觀,則會搞亂人們的思想,形成錯誤導向。應當看到,某些西方國家把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基礎上的自由、民主、人權等觀念作為“普世價值”,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國滲透,國內也有極少數人與之應合。如何讓人民群眾認清西方價值觀的欺騙性,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就需要媒體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以科學的宣傳來提高對所謂“普世價值”的分辨、防范能力。同時還應看到,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轉型,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也誘發某些消極現象。在一些領域和一些人當中,價值判斷沒有了界限、喪失了底線。這同樣需要媒體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用有效的宣傳方式校正人們的價值坐標,改良社會道德土壤,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在這方面已經有了有效的嘗試。由中國文明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和中國網絡電視臺,“五網聯盟”同步共推《好人365》專欄,每天在網上講述一位中國好人的感人故事,已經在社會產生了非常大的導向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字比較抽象,如何讓核心價值觀走進百姓,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讓身邊好人帶動社會風尚,《好人365》發揮了輿論導向作用,其作用就在于,用評選和傳播“中國好人”事跡來解讀核心價值觀,通過推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板塊,讓我們身邊的好人能夠有機會站在更高更大的臺上,從而使他們的先進事跡能為更多的人熟知,他們的精神也能影響更多的人。這就是正能量的傳播,就是最有效的輿論導向。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才能明辨長短,才能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至于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價值觀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著。這就要求輿論引導不能停留在某一階段某一水平上,必須深入持久地發揮導向作用。新聞媒體要認清這個形勢,深入持久地宣傳闡釋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歷史淵源、現實基礎和道義力量,宣傳闡釋優秀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系,不斷增強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在宣傳上,要走近百姓,了解百姓的心理動向,適時調整宣傳方式,更加注重接地氣、貼民心,找準與時代的對接點、與百姓的共鳴點,把核心價值觀宣傳滲透和體現到各領域宣傳報道之中,體現在精神文明創建之中,體現在良好民風和社會風尚的打造之中,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加強輿論引導不僅是社會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在核心價值觀宣傳引導上,媒體要搶占輿論新高地,傳遞人民好聲音,弘揚時代主旋律,提高輿論引導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正能量。(董宏達)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11周寧縣“三融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5-03-10豐澤區舉辦書法美術大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5-03-09晉江在創城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5-03-07核心價值觀建設需要良法善策
- 2015-02-27華安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燈籠“增韻”春節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