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廣西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因病離世,年僅59歲。全縣花圈被搶購一空。校友們從北京、上海等地紛紛趕回;清華大學招生辦、哈佛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些教授也發函吊唁。據統計,莫振高在任期間先后籌集3000多萬元善款,資助1.8萬多名貧困生圓了大學夢。(南國早報)
“校長爸爸”莫振高已經永遠離開他的學生們,但這位普通中學校長的精神光輝將會恒久的照耀世間。莫振高傾其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奔走,但他不是為了個人職稱,不是為了虛高的升學率,他在踏踏實實的踐行一個教育者的責任,他挽救了1.8萬名學生的夢想。他一生都在用行動致敬自己的職業,如今,他逝去了,也許我們最好的致敬就是傳承他的那份責任和精神。
“校長爸爸”“化緣校長”“愚公”……莫振高有很多特殊的別稱,從這些字眼里我們不難看出他在教育事業上兢兢業業的責任感和無私付出的精神。學校沒有教學樓,孩子們經常因為學費退學,面對學校和學生的各種困難,他沒有等待,沒有哭窮,沒有轉業逃跑,他用堅毅的精神迎難而上,憑借自己的努力他向慈善機構、企業和社會愛心人士先后籌集3000多萬元善款。一句“有困難,就找我莫振高”是多么樸實卻又震撼人心的呼喊。
助學行善的“校長爸爸”走了,千千萬萬的“校長爸爸”應該站出來。我們不能讓“校長爸爸”的呼喊成為絕響,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一心為學生著想,敢于承擔責任,敢于付出和奉獻,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
一位負責任的教育者不應是只想著自己的夢想,不能只想著自己的“職稱”“錢途”,相反只有把學生的夢想放在第一位,才能成就自己的價值。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像“校長爸爸”一樣溫暖有情懷的教育者,他們敢管、善管,管的寬、管得好,把其他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是一只態度更是一種精神。
莫振高校長的離去引來無數人的關注,清華大學招生辦、哈佛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些教授也發函吊唁。我們無法想象,一個貧困地區的普通中學校長是如何贏得這些高等學府的尊敬的,我想除了那些優秀的學生,一定他本身的精神和事跡的影響。但愿中國有越來越多這樣有影響力的教育者。但愿有更多人接過“校長爸爸”的“教鞭”。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石梁)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2-26“愛心助學?筑夢未來”圓寒門學子上學夢
- 2015-02-02郭水來:樂于助學 傳遞愛心
- 2015-01-28晉江舉行2015年“暖冬行”愛心助學暨“銘恩情?孝先行”宣講大會
- 2015-01-22福安民警林炳光:六年愛心助學不間斷(圖)
- 2015-01-20南安東田鎮開展“青春同行助孤行動”助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