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精神似一縷春風,吹進鞍鋼人的腦海和心田。這一年,鞍鋼人學雷鋒激發出巨大熱情,自去年3月以來,鞍鋼“郭明義愛心團隊”新增分隊220支,新加入干部職工1.8萬人,僅去年一年就開展捐資助學、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等各種大型愛心公益活動20余次。2014年,鞍鋼各級團組織開展 “星期六義務奉獻日活動”494次,參與的青年志愿者達14428人次。(遼寧日報)
志愿服務不怕人多,社會中的各個層面的志愿團隊數量越多,越能凸顯出中華民族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的傳揚,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的社會正在朝著更加和諧、友善的方向前行。鞍鋼作為一個大型國有企業,能在一年之內發動1.8萬人新加入志愿者隊伍,并且切實有效的進行愛心公益活動,絕不是偶然事件所致,其內在長期的文明感召更是起著主導性作用。
舉一反三,一個企業能夠通過其內在的文明生態感召更多的員工加入公益團隊,集體行善事、做公益,我們的社區、學校,乃至一個城市、國家同樣可以通過長久的精神感染和有效的措施來實現激發文明的感召力量。鞍鋼給我們一個啟示:愛心團隊、公益事業需要帶動和鼓舞,我們相信在其他的組織中,只要有這種帶動、促進作用,更多的人會積極響應公益事業,更多人會慢慢投入到無私奉獻的實際中來。
現實社會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發現,正義的向上的力量越強,負面的積極的力量就會相應受到擠壓。公益事業同樣如此,我們只有越來越多的去參與,才能形成一個人人向上的和諧文明的社會,或許社會中會有一些“人心不古”的言論,甚至充斥“冷漠”,但是如果我們用心體會、積極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正義的、積極的、熱心的人占據著絕大多數。我們越積極,社會所反饋給我們的越是積極的一面。
對于當前中國社會來說,文明的感召力應該越大越好,我們的社會發展還處于急劇的上升期,我們需要凝聚更多的力量去協助個人、集體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運轉,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快速的強大,文明的發展才會保持快速進步。我們需要所有人發揮出積極的能量,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志愿團隊或是社團組織,乃至個人,只要熱心公益,這個國家都會給您一個這樣的平臺。
文明,我們一起來;公益,我們一起來;奉獻,我們一起來!(特約評論員 張明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18蕉城區開展“關愛山川河流”志愿服務行動
- 2015-03-17志愿服務讓“農二代”笑容更甜美
- 2015-03-17“踩紅地毯植樹”給志愿活動提了個醒
- 2015-03-16龍海開展義務植樹志愿活動 為美麗龍海添新綠
- 2015-03-16湖里街道星月文化志愿服務隊成立 市民可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