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個床位,這是廈門床位數最多的公辦養老機構,也是廈門首個公寓式養老機構。16日,廈門源泉山莊老年公寓正式揭牌,思明區低保困難老人可以免費入住。 (3月17日《海峽導報》)
旭日陽剛演唱的《春天里》之所以打動了許多人的心,很大原因是里面不斷重復的一句歌詞“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老無所依,有各種的方式:沒錢“依”,如貧困老人;沒人“依”,如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沒精神“依”,如失獨老人或子女不在身邊老人……所以,廈門思明區的這個公寓式養老機構的出現,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陽光,強有力地驅散了思明區許多困難老人心頭的霧霾。他們不必再擔憂“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從而“請把我埋在這春天里”,而是“免費入住”,生活自理的,是舒適的“一人一個單間”,生活不能自理的,“24小時都有護理人員出現”,孤獨的,有“多功能活動中心”消遣寂寞……可以說,這個養老公寓,是相當的人性化,體現了政府的“用心”。
據統計,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14次提到了“養老”這個關鍵詞。廈門市的這個養老機構,可以看作是對此積極呼應的一個實在之舉。斥資2億元的大手筆,側面反映了廈門相關部門對GDP如何傾斜的一個態度——確實,唯有向民生不斷傾斜的GDP,才不會被民眾諷刺為“雞屁股”,不會成為一個冰冷冷的數據,從而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利民”數據。
唯一遺憾的是:這個養老機構,補助的是“具有思明區戶籍且居住該區”的老人。所以,思明區有需要的困難老人笑了,可其他區需要幫助的老人呢?會不會是“羨慕嫉妒恨”?但筆者相信:只要廈門市政府繼續保持這樣的民生情懷,其他區的困難老人,都會相繼笑了。
確實,如此養老公寓需要管理主體源源不斷地投入。若單算經濟賬,這是一筆只出不進的虧本賬。可是,如果這樣的養老公寓能夠普及廈門各地,能惠及所有的困難老人,那么,這是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是一頁最生動的文明標簽。
它不僅讓困難老人安享晚年,也讓地方充滿尊老敬老的氛圍,對于“小廈門人”,是一本敬老的活教材,對于提高成人素質、加強社會和諧等均有莫大的作用。富不富,看看底層民生,美不美,瞧瞧困難老人。困難老人都免費住公寓了,城市的富足、文明可見一斑,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將因此得到加強。
希望政府持續發力,成為養老公寓的堅實后盾,讓這個廈門首家成為政府養老的范本,一直走下去,并且能夠青春不老、開枝散葉,讓養老公寓遍布四面八方,惠及廈門所有的困難老人,成為城市精神文明的又一搖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18龍巖市委文明辦赴三明、漳州學習考察
- 2015-03-18武平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通行證"
- 2015-03-18豐澤區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 2015-03-18漳州將努力率先建成 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 2015-03-18廈門:把文明“種”在孩子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