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市紅十字會提供
寧德市首例非親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陳永進,3月13日在福州完成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捐贈(如圖),260毫升富含造血干細胞的血漿于當日空運至北京,給一位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3月9日,寧德晚報刊登《我市首例非親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赴榕捐獻》的消息后,在福州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捐贈前準備工作的陳永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少熱心市民和志愿者自發前往醫院看望、慰問他,向他表達欽佩之意,而造血干細胞接受者也派人送來了賀卡,上面寫著“感謝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3月13日上午,陳永進在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的采集,260毫升富含造血干細胞的血漿被立即空運至北京,捐贈給一位正值花樣年華的女性白血病患者。“我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卻得到了大家這么多的關注。我希望患者早日康復,也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捐贈造血干細胞并不影響身體健康,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捐贈造血干細胞救人的隊伍中來。”陳永進說。
陳永進的善舉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據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陳永進有16次獻血經歷,獻血總量達到6300毫升,他總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好事,但從不聲張。3月14日,陳永進回到寧德,在寧德火車站,市紅十字會召集廣大志愿者為他舉行了隆重而簡樸的歡迎儀式,一位的哥在聽說陳永進的事跡后,主動加入歡迎的隊伍,他說:“社會就需要這樣的好人,我要為陳永進這種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的行為點贊!”
新聞鏈接
1、造血干細胞捐獻是怎么回事?
造血干細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指自然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自我更新、再生能力的干細胞,它們能不斷分化一種造血細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們,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
由于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高相合率人群也相對減少,今后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主要依靠在非親緣關系供者中尋找相合者。因此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越多,患者找到相合捐獻者的機會就越多,生存機會就越大。
2、我市每年有200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2001年,在政府有關部門支持下,由紅十字會重新啟動中華骨髓庫建設工作,庫容量目前已超過200萬人份,是全世界第三大骨髓庫。我國累計有4000多名志愿者為全世界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提供了造血干細胞,福建省有128例。
非親緣配型成功率極低,只有幾萬到幾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所以在茫茫人海中要配型成功是極不容易的。我市總體累積入庫數量還不是很多,近幾年隨著市民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相關知識了解越來越多,每年大概有200名志愿者加入中華骨髓庫。
3、捐獻需要經過哪些環節?
目前大家最大的疑問是造血干細胞的采集過程。據悉,我國采集造血干細胞是用外周血(血管內血液)采集,而非一些市民誤解的從骨髓中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采用動員劑促使造血干細胞從骨髓腔釋放到外周血中,通過血細胞單采機分離采集造血干細胞輸入患者體內。捐獻者大約只需獻出200毫升左右的富含造血干細胞的血漿,就可以救活一位患者。采集過程與一般獻血一樣。
只要年齡為18~45周歲的中國公民;身體狀況良好,無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在捐獻地常住(志愿者異地報名可聯系當地的紅十字會);親人配偶不反對(避免配對成功后捐獻者無法順利捐獻)的,都可以加入中華骨髓庫,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重新點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記者林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16閩東醫院開展獻血活動:熱血送暖 為生命接力
- 2015-03-10國網仙游縣供電公司:雨中獻血 為社會撐起愛心傘
- 2015-03-06仙游縣:仙游團縣委開展學習雷鋒無償獻血活動
- 2015-03-05楊一林:福建首例涉外獻血志愿者
- 2015-02-15春節期間獻血點開放時間出爐 獻血可免費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