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答好生態文明建設這道“考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戰略謀劃,著力創新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引領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奮勇前行。(3月10日中國文明網,原載新華網)
簡而言之,生態文明就是自然與文明和諧雙贏的文明。而生態文明建設則立意高遠,它包括環境保護,又高于環保運動,志在避免重蹈“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覆轍;通過對傳統工業文明弊端的反思,轉變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調整相應的政策法規,引導人們改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展綠色科技,在增進社會福祉的同時,實現生態健康、環境良好、資源永續,逐步化解文明與自然的沖突,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美國一位生物學家曾經說過:“生態問題如不解決,人類將生活在‘幸福的墳墓’中。”筆者認為,解決生態問題就是解答生態文明建設這道考題的全過程。
生態文明建設恰似是一項大系統工程,它不分黨派、不論身份,任何單位、任何人都不能和不應該做旁觀者。建設生態文明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答好生態文明建設這道考題,就是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以系統化協同、集成化創新,就是要根據整個工程的系統要求,把理念、規劃、建設、管理,把點、線、層、面以及各個細枝末節的全部工程要素,通過集成優化達成集成效應,最終成功實現工程目標,交上滿意答卷。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生態文明建設是發展方式的轉變,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習近平同志曾強調,“最重要的是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這既是對全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總動員”,也是對每個公民身體力行答好生態文明建設這道考題的總要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