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山川林木蔥郁,讓大地遍染綠色,讓天空湛藍清新,讓河湖魚翔淺底,讓草原牧歌歡唱……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藍圖,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戰略謀劃,著力創新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引領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奮勇前行。(3月10日新華網)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東方文化中和諧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尊重自然規律,保護大自然,大力建設生態文明。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才能促進永續發展,讓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充滿活力。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心生態文明建設。遠的不說,就說兩會期間的事。據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報道,3月9日上午,習近平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有代表談到,通過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吉林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野生動物逐漸回歸?!耙吧鷸|北虎現在有多少只?吃什么?”“種群能不能延續?”總書記聽了代表介紹后,提出一串問題,還向代表們了解黑土地綜合保護情況。
關心野生東北虎吃什么,能不能延續,其背后的深意是關心長白山的生態保護,關心生態文明建設。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片子,說清代乾隆皇帝一輩子打了近70頭虎,為什么有那么多虎可打呢?除了皇家園林是禁地,只供皇帝打獵不讓他人進入之外,生態平衡對虎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這個例子看似極端,實質上道出了保護生態的重要性。動物是自然生態的“平衡器”,野生東北虎,是處于生態金字塔和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如果這個物種存在,就意味著這個系統和它所覆蓋的系統是健康的。如果我們保護好老虎這個物種,保護好老虎生存的生態環境,老虎的生態環境保護好了,就為越來越危機的生態安全提供了一個保障。因此,我們有義務去保護好包括東北虎在內的所有瀕臨滅絕的物種。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