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愛戴的法官,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走了。就他的年齡、他的學識、他的業績、他的人品、他的精神,英年早逝、匆匆離去,都讓人們產生了無盡的傷感和遺憾。
鄒碧華對司法改革的推動,對法律工作者的平等和尊重,對學術的專注鉆研,對年輕同事的熱情引導,對學生的耐心教導,都令人深受感動,他無愧是司法改革道路上的“燃燈者”和前行者。
有消息說,在追悼會大廳里,掛著象征鄒碧華一生真實寫照的挽聯“碧血忠魂潛心法治鞠躬盡瘁,華星秋月璀璨人生風范長存”。政法系統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同事、親友還有無數市民百姓陸續趕來,大廳里的人已擠得水泄不通,門口依然是摩肩接踵的長隊,數千人參加了追悼。寄托哀思的鮮花擺滿了兩側,人們唏噓動容,潸然淚下,由此可見他的精神感人至深。這場景不禁使我們想起了青年時期馬克思的一段話:“如果我們能夠選擇一種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職業,那么我們就不會感到負擔太重,因為這是為一切人而犧牲,是為大家而獻身。到那時,我們所獲得的將不是微少的、可憐的、自私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億萬人,我們的事業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卻是在不斷起作用的,而在我們的遺骸上,將分灑下崇高人們的熱情的眼淚。”
馬克思的這段話在鄒碧華有限的生命中應驗了。老實說,一位法官的離世,讓眾多人黯然神傷,默默為他流淚是不多見的。為什么呢?那就是因為他把自己的畢生的精力、心血無私地獻給了崇高的法律事業以及普通的人民大眾,并且為人間正道做出了自己最大限度的貢獻。總而言之,因為他是個好人!
像他這樣“才高”、“ 學富”的高院副院長,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從容不迫地工作。但鄒碧華卻沒有這樣,他以異乎尋常的精力投身于司法工作中,像一盞燈默默的,照亮、溫暖他人,燃燒著自己,最終累倒在他熱愛的司法事業上。他愛崗敬業、親近百姓、勤于筆耕、勇于擔當,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鄒碧華的感人事跡,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中組部、中宣部也向全黨發出了學習鄒碧華的要求。“斯人已逝,幽思長存”。之所以我們追思鄒碧華,為的是繼承他“燃燈者”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不斷發揚光大。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社會中從事一定的職業,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著燃燈的機會和必要。有了“燃燈者”精神,那么一個人放在企業里會是一名好員工;放在學校里他會是一個好教師;放在醫院里他是一個好醫生;放在機關里是一個好干部……總之,有這種“燃燈者”的精神的人,無論放到哪里都會是一個有益于人民的好人。 (特約評論員 隋慶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