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天,年近90歲的張老太不慎迷路,走進平谷區(qū)馬昌營鎮(zhèn)后芮營村,村民發(fā)現(xiàn)后,不僅幫著老人聯(lián)系親屬,還爭著把老人接到自家吃住,老人兒子來接母親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后芮營村中的這些美麗家庭,是“首都最美家庭”群體的一個小小縮影。近年來,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市婦聯(lián)等部門積極推動家庭文明建設(shè),將每一個小小的家庭打造成“人生第一課堂”,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月10日中國文明網(wǎng))
家庭對于人生來說往往就是“第一課堂”,在這個課堂中,我們能夠懂得人生最初樸實的意義,也能夠懂得人生最為基本的道理。更為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家風和家教的傳承往往決定了人一生性格的養(yǎng)成。這對于每個人來說,似乎都有著特殊的價值。有鑒于此,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的新春致辭中就提出,任何時代都需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可能,這就是重視家庭建設(shè)的意義所在,因為從家庭中出發(fā),我們能夠讀懂父母對于我們言行的影響,也能夠明白父母那些話語中包含的真正意義所在。對于每個人來說,家庭都將成為你人生永遠的“溫柔鄉(xiāng)”,無論你遭遇什么不幸,家庭和回家總是你不變的支撐。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段子在網(wǎng)絡(luò)上非常流行。講的是家庭對于孩子教育的理念,當家長對孩子說:勇敢去闖吧,失敗了家里還有熱飯。這樣的孩子面對著家長的話語,注定能夠闖出一番天地,即使沒有順利成功,但是也能夠沿著家長這樣的話繼續(xù)自己的人生路,瞄準各種機會,確定自己的定位。而從這樣樸實無華的字句中,我們能夠讀懂的其實就是這樣的路數(shù),是人們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這樣的教育或者只是一種平凡的話語,但是卻能夠參透世間道理。對于在外的游子來說,你去了哪里,都有家在那里幫你做最好的后盾。這就是你人生最好的積淀,也是你奮斗下去的動力,很多時候這樣的動力就是永恒的。
家庭建設(shè)中,家風的意義更是值得每個人引起高度關(guān)注。因為對于每個人來說,家風如何往往會深深印刻在你的性格養(yǎng)成上。有的人懂得寬容仁慈的道理,有的人卻不懂;這或許是后天的差距,但往往更是家風的不同造成的。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如果家長教育我們懂得分享的道理,我們就不會變的自私自利;如果家長教育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我們就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如果家長給了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就能夠沿著家長的足跡走出更為廣闊的天地。這就是家風對于每個人的意義。它深深印刻在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上,也影響著你的前路漫漫。
當在外闖蕩的你失魂落魄的時候,你會給父母一個電話。而這樣的電話或許就能夠讓你心灰意冷的心情一掃而光。這其中的轉(zhuǎn)變或許你自己都不敢相信,但這卻是真實的。當你的心靈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的時候,家才是永恒的港灣,它能夠帶給你的不僅是撫慰作用,還能夠幫助你療傷,成為你人生旅程上不變的“溫柔鄉(xiāng)”。(孫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