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工程”夯實創建基礎
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融入“質量石獅、二次創業”發展大局,扎實推進產業、城市、民生等質量提升,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一是產業轉型升級工程。以“東方米蘭”計劃為抓手,推進服飾創意博覽園、紡織服裝產業基地等產業平臺建設,做優紡織服裝制造業;以專業市場為龍頭,推進石獅服裝城、海西電商城、國際輕紡城等專業市場建設,做大商貿物流業;以城市更新改造為契機,推進世茂摩天城、泰禾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和喜來登、鉑爾曼等五星級酒店建設,帶動“2.5”產業、樓宇經濟和新型消費產業的培育發展,做強現代服務業;以高新技術園區、海洋科技園區為依托,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二是城建提質提效工程。編制石獅X年發展戰略規劃,開展城市視覺規劃和城市形象策劃;實施“交通質量提升”、“景觀風貌提升”、“水系環境綜合治理”等三年計劃,“點線面”綜合整治,有序推進“五片區二小鎮”開發建設;實施“新型社區”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實行“每月一專題”集中開展城市“牛皮癬”、占道經營、違章搭蓋、違章停車等整治活動,優化城市環境。三是體制改革創新工程。以成為福建省全域城市化發展改革試點城市為契機,推進規劃管理、行政體制以及社會事業等24項重點領域改革。在全國首創以“積分入住”為核心的新市民積分管理服務,憑積分高低賦予入學、入醫、入住等8項優惠待遇,特別是對達到一定積分的給予租房或購房補助,最高達12萬元,努力吸引、留住城市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圍繞社會事業改革,率先實現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及藥品零差率銷售全覆蓋,試點開展醫院班子組閣制、引入第三方考核等一系列改革,醫改經驗得到國務院領導的充分肯定。四是民生質量提升工程。以“富民、惠民、安民”為目標,構建居民幸福指標體系,堅持每年財政支出60%以上投入民生工程,著力推進大型現代社區“幸福新城”建設、農村危舊房改造、教育均衡發展、社區公共服務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社保、醫保、新農合三項標準繼續保持福建省縣級市第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4廈門市召開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座談會
- 2015-03-23廈門召開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座談會
- 2015-03-23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 集中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 2015-03-12惠安縣再次獲評全國文明縣城、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 2015-03-12泉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文明之城 德耀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