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風3月9日訊(通訊員 王占鑫) 2月16日,永定在全區279個村(居)中開展“十大美麗鄉村”評選活動,網絡票選結果已經出爐,正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評選。各村以此為契機,總結經驗,相互對比,永定“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了“比學趕”的氛圍。
??? 投資投工轉觀念共建“美麗鄉村”
??? 大溪鄉萬石村的鐘錦如等人為配合“美麗鄉村”建設,帶頭對自家房屋立面進行改造,每戶至少5萬元的改造資金全部自行先墊付;龍潭鎮龍潭村60多歲的盧洪輝為建設農民公園,義務勞動了十多天,而盧永周則一次性捐資10萬元;下洋鎮覺川村的胡德盛從開始不理解拆舊建新工作到轉變觀念,主動站出來說服反對拆遷的村民……
??? 從千方百計推進鄉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到廣大農民群眾積極響應,主動參與;從“看人干”“要我干”轉變為“我來干”“我要干”。如今,永定眾多鄉村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各項長效機制相繼形成,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普遍贊譽。
???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凈了,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人居質量逐步提高。2014年,永定開展的“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動高位展開、高速推進,始終堅持群眾主體的原則,結合地方實際,創新亮點,圍繞村莊規劃、整治舊房裸房、整治生活環境和農村污水、提升基礎設施水平與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既集中力量打好攻堅戰,又深入謀劃展開持久戰,全區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群眾深切感受到了“美麗鄉村”的強勁脈動。
??? 集中力量抓整治力爭“美麗蛻變”
??? 任務不斷明細,措施持續加強。各鄉鎮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擺上重要議程,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是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載體之一。因地制宜出臺宣傳報道、資金籌措、工作督查等配套方案,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投資投勞積極性,全面整合社會資源,把美麗鄉村建設、生態建設和經濟效益緊密結合起來。
??? 圍繞建設“美麗鄉村”,永定在保護村莊原始風貌的前提下,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集中力量整治舊房裸房,對閑置的空心地進行梳理整治綠化或種植農作物,對危房進行拆除處理,對缺乏個性和特色的民居進行外墻和立面改造。開展家園清潔行動,配備專職保潔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和垃圾清理,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每個自然村都設置垃圾集中點,每個鄉鎮、行政村都配備垃圾清運專用車。開展河道清潔行動,推動改水改廁工程,防止污水排入河道。注重開展宣傳工作,改變村民隨地扔垃圾的壞習慣,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進河。
??? 截至目前,永定累計完成整治裸房755幢、整治面積258635平方米,村莊道路硬化69.7公里,村莊新增綠化面積94860平方米,村容村貌得到大大改善。
??? 因地制宜做規劃共推“美麗升級”
??? 因地制宜是建設“美麗鄉村”重點和關鍵。永定各鄉鎮各村莊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民俗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如何打造獨特的、適合的、群眾滿意的“美麗鄉村”是各村委班子在村莊規劃中首先要考慮的。
??? 錢多的地方有錢多的做法,錢少的地方有錢少的搞法。針對地方實際,永定不設統一標準,不搞“一刀切”“一般齊”,各地尊民意、集民意、聚民力,從尊重群眾首創、尊重規律、尊重自然角度出發,打造“一村一品”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 湖坑鎮南江村,寬敞平整的水泥硬化道路、整齊劃一的河岸欄桿、沿河錯落的土樓群,一幅小橋、流水、土樓人家的風景畫映入眼簾。“項目實施常態化,房前屋后菜地化,綠道建設生態化,環境整治自發化,資金籌集多元化”的“南江經驗”獲得了省住建廳、省宜居辦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廣。大溪鄉萬石村,大片油菜花爭相開放,一條小河緩緩流淌、貫穿而過,風景美如畫。合溪鄉湯湖村,憑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注重培育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成為國家鄉村旅游扶貧開發試點村候選村。峰市鎮信美村結合實際,打造“環境整潔、配套完善、自然生態、舒適宜居”的美麗移民村莊……
??? “每一次回到我們村,都能看到新變化。”2月14日,外出務工回來的古竹鄉瑤下村村民李照明對筆者說,“家鄉變美了,出去向別人介紹家鄉時也更有了底氣。我一定會大力宣傳家鄉,讓更多在外打拼的鄉親指導村里的變化,鼓勵他們參與‘美麗鄉村’等建設,讓支持家鄉建設的力量越來越大。”(永定區委文明辦)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