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救下落水者,王緒宏在社區和街頭出了名,成為社區居民和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隨著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家發現其實這并不是他第一次見義勇為。自16歲那年開始,30多年來王緒宏共救人13次,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社區高齡獨居老人提供周到的服務。盡管他的事跡已被各路媒體反復咀嚼,但每一次的重復,仍叫人肅然起敬,在大家心中閃著十分耀眼的光輝。
當選“銅陵好人”后,王緒宏開心的笑了。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銅陵站
1.鍛煉途中突遇有人落水毫不猶豫跳進深水救人
2014年7月23日晚上6時30分,正值三伏天,白天的暑氣剛剛散去,熱了一天的市民們開始走出家門,到公園納涼、散步。和往常一樣,王緒宏在天井湖結束了每天一次的游泳鍛煉,回到岸邊穿好衣服準備回家。“當時我已經游了兩圈,兩個來回已經很疲憊了,然后就聽到湖中心有一個人呼救,遠遠地看到他的手伸得挺高的,在喊‘救我啊,救我啊。’當時我就想到是有人落水了!我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脫下已經穿好的衣服,并呼喚身邊的一些泳友們一起下水救人。”然后王緒宏就從護欄邊一個猛扎下去,向落水者游去。“當時距離大概有四五十米,游到他那個地方,發現旁邊有一個大的汽車內胎浮在水上,我就把他撈過來,摁倒在大胎上,然后在其他人的幫助下奮力往岸上劃。到了岸邊,大家發現這個落水者是一個身高在185厘米左右、體重大概200多斤的中年男子。
王緒宏(左四)和消防志愿者們在一起。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銅陵站
目擊市民吳福才說:“當時我就聽到這邊的聲音,一片嘈雜聲當中夾雜著‘救人、救人……’的呼聲。當我看過來時,王緒宏已經在幾個人的協助下奮力將落水者往上移了。”
把落水者送往醫院后,王緒宏才意識到自己的衣服、錢包、身份證還丟在公園里,回到公園取回衣物后,他又配合公安機關做筆錄,直到晚上11點半,已經精疲力竭的他才回到家。
2.義舉不是一時沖動 16歲已挽救落水少年
救人壯舉發生后不久,一位熱心網友將王緒宏救人的事跡貼在銅陵市民論壇,一時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王緒宏這一跳感動了很多市民,但之后大家才了解到,其實王緒宏臨危之際的表現不是義氣用事,他救人的事還遠不止這一件。早在他16歲那年,他和他的伙伴在放學回家路上,四五個學生在當地的穆棱河結伴游泳,其中一人不慎落水,在場的同伴嚇得目瞪口呆,是他跳入水中,挽救了一個少年的生命。2010年,在路過銅陵長江大橋時,他見到一個在橋邊徘徊的女子,旁邊的清潔工說她已在此徘徊3天了,“愛管閑事”的他撥通了報警電話,還一把從后面抱住了正要往下跳的輕生女子,最終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從小到大,在水里、在路上,我大大小小共有過十三次救人行為。”王緒宏說。
王緒宏在做義工活動,對社區老人進行情感陪護。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銅陵站
救人之后,他的先進事跡被廣為流傳,上門采訪的媒體也接踵而至,面對贊揚,他卻說:“那時候我也沒細想,只是心里覺得,要我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實在做不到。我一定要把落水者救上來。”
臨危不懼,義無反顧,他一次次用雙手托舉生命,把危險留給了自己。當別人問起為什么可以如此勇敢時,王緒宏說:“救人這個事情對我來講就像是戰士聽到了沖鋒號一樣,只要有危險我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這變成了一種本能。聽見有人喊救命,我就熱血沸騰。”相信這種不顧自身安危、救人之后不圖回報的行為會在人們的心中打下了烙印,一直留在了人們的腦海里。
3.成立愿服務聯盟關愛老人 “愛心小王”家喻戶曉
2015年1月21日早上9時多,在銅陵市陽光社區周恒蓮老人的家里,記者看到“王緒宏光明志愿服務聯盟”的志愿者們給老人帶來了過年的新羽絨服和羊絨衫。周恒蓮的老伴幾年前因病去世,如今退休在家的她每天的精力都花在照顧患有精神分裂癥和癡呆的侄兒身上,王緒宏則常常帶著社區服務聯盟的志愿者們來幫助他們。周恒蓮說:“他經常來,人很好,關心我們老人,這減輕了社區不少負擔,也給社會很大的貢獻,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王緒宏在給消防器材進行除銹上漆。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銅陵站
多年來,王緒宏一直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社區高齡獨居老人提供周到服務。他經常到大通的養老院看望老人,幫他們修剪指甲,整理房間。特別是成為銅陵市“與我同行”愛心協會正式成員以來,他一直是協會“高齡獨居老人情感陪護”項目的義工,這些老人都在80歲以上,子女不在身邊,由于身體原因,只能常年待在家里,孤獨寂寞。每個星期六上午8點半到11點半,王緒宏都會分別到天井湖社區的三個獨居老人家里,和老人們拉家常、聊天,幫助老人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到現在為止已有一年半時間,老人們親切地稱呼他“愛心小王”,他和老人互留聯系電話,有什么急事,老人們一個電話,他總是隨叫隨到,這讓獨居的老人們有了一些安全感。
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參加綠色家園環保活動,參加社區開展的清潔樓道、整理小區綠化活動。
4.志愿服務聯盟受到廣泛贊譽無私奉獻精神正在發揚光大
現如今,以王緒宏命名的社區志愿服務聯盟在陽光社區家喻戶曉,并受到居民們廣泛贊譽,這名中國好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在發揚光大。
在與王緒宏聊天時,記者發現他非常健談,知識也很全面,他說這也與他的義工生涯分不開。由于老人們涉及到不同的人群,他們當中也有高級知識分子,需要做感情陪護的他加緊學習,以免落伍。“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收獲”,王緒宏說。不少老人表示,自己平時的生活沒什么樂趣,與王緒宏周末固定的見面時間讓他們期待。
王緒宏(右四)和他的隊友們在天井湖老人公寓宣傳消防知識。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銅陵站
陽光社區副主任陳敏香告訴記者,經過不斷的接觸,她發現王緒宏這個人不但正直,而且有一顆熾熱的心,盡管他自己身體和家庭情況均不太好,但時時把幫助他人放在首位,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本網根據《“中國好人”王緒宏》、《“好義工”王緒宏 35年13次的生死營救》等稿件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銅陵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35年13次挽救落水者的生命,面對危難,王緒宏什么都沒想。一次次用雙手托舉生命,把危險留給了自己,他是延續生命神話的“托舉哥”。王緒宏這種不顧自身安危、見義勇為、救人之后不圖回報的行為值得所有人為他點贊,其中彰顯的道德情操,詮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懂得!他值得我們所有人永遠的學習、跟隨,他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
![]() |
責任編輯:鄭思楠 |
- 2015-03-06兩岸義工用愛心傳遞的方式開啟學雷鋒系列活動
- 2015-03-06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節日無休堅守公益
- 2015-02-28廈門:城市義工倡導文明旅游 傳播文明風尚
- 2015-02-27廈門思明城市義工春節期間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2-21思明城市義工沈雅玲:春節出去做義工 比宅在家里好
- 2015-02-15小我大愛情暖寒冬 海滄兩岸義工聯盟開展迎新春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