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挖掘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突出人文關懷,創新形式和載體,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節日期間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緊緊圍繞春節、元宵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等重點,認真策劃,積極部署,廣泛開展關愛慰問、文化活動、民俗展演、文明旅游、志愿服務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營造了和諧、文明、熱烈、喜慶的節日氛圍。
關愛慰問,情暖三明
2月16日,三明市委、市政府舉辦2015年新春團拜會,邀請部分老同志和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參加,以實際行動彰顯敬老之風和禮遇道德模范。全市12縣(市、區)分別舉辦了2015年新春團拜會,也邀請部分老同志、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春節期間,市領導分別到掛點社區和幫扶村鎮開展慰問活動,市直機關和各縣市領導還分別慰問困難家庭、空巢老人、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據初步統計,各縣(市、區)共走訪慰問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美德少年以及空巢老人等困難人員1200余人,送去慰問現金和物資90多萬元。春節前,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市婦聯、三鋼集團公司分別到結對幫扶的社區困難居民20余人家中,送去慰問金和節日食品。梅列區委文明委和文明辦人員走訪了榮獲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身邊好人”李忠禮、蘇玉斌、吳金良家屬和生活困難的張建英、肖錦良、翁秀菊、巫生妹等30多人次,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給他們送上慰問金1.5萬元和慰問品。建寧縣四套班子領導、機關單位領導深入各鄉鎮、村居、掛鉤村,走訪慰問老黨員、特困戶、五保戶、困難“二女戶”和困難職工,為他們送去節日祝福,幫扶慰問物質和資金達3萬余元。寧化縣委文明辦慰問了陳顯海、彭冬梅、廖志華、張海銀等中國好人、道德模范和治平社福村困難群眾13戶,送上慰問金5900余元,組織縣教育局走訪慰問困難教師和優秀教師150名,慰問金額7萬余元。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1月26日,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欄目主辦的“2015年農民新春聯歡晚會”節目組走進三明市尤溪縣聯合鄉,現場錄制充滿濃郁三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春節文藝表演。著名歌手常思思、劉一禎,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草帽姐”徐桂花、李超夫婦等參與了演出。三明籍歌手、仙俠音樂才女董貞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帶來了《拜新年》和《聲聲祝福》,沙縣民間書法家也為現場觀眾展示了他的一筆空心字絕活,隨后,農民魔術師耿文章的金魚魔術表演、尤溪牛人陳重沁的獨輪車騎技表演、林高優、蔣振寰的二指倒捏啤酒瓶等絕活的表演,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中央電視臺“2015年農民新春聯歡晚會”東部主現場的晚會于2月19日正月初一晚播出。3月4日晚,三明市藝術館在新演藝廳舉辦流行音樂專場元宵歌會。來自三明本土的青年歌手傾情演繹了《似水年華的青春》、《海港之夜》、《城里的月光》等經典流行歌曲,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視聽盛宴。市領導詹積富、張麗娟等與廣大市民1000余人觀看了演出。春節前夕,三明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在明溪縣沙溪鄉舉行。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科技局、衛生局、司法局、歌舞團等50家部門、單位組成的“三下鄉”文藝演出、科技服務、醫療義診、法律咨詢、計生服務、科普宣傳等服務隊,為當地群眾帶來文藝演出、法律咨詢、科普宣傳、農技服務、義診體檢、書寫春聯等服務活動,為這里的年味增添了一股暖意。活動當天,省委宣傳部和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組委會共向明溪縣捐贈項目、資金、物品總價值達236.9萬元。寧化縣在石壁鎮舉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縣委宣傳部、縣委文明辦等15家主辦單位、縣人社局等34家聯辦單位為當地群眾送去科技文化圖書,疾病預防和衛生、金融、用電、農業科技、防震減災、科學儲糧等知識,并舉辦現場義診、現場送春聯、文藝演出等多項活動,活動組委會向各參與單位募集總價值32.196萬元的資金、物品。春節期間,三明市總工會以“迎春燈謎送歡樂”為主題,在三明工人文化宮舉辦迎春燈謎活動,吸引群眾前來競猜。列西富華、龍崗、洋溪鎮飽飯坑等社區(村)舉辦了“濃濃鄰里情,歡樂鬧元宵”趣味游園活動;翁墩社區舉辦了“中國夢,團圓夢,鬧元宵”為主題的百人搓湯圓比賽活動。2月19日,沙縣在府前廣場舉辦了“迎新春燈謎大競猜”活動,900多條謎語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涉及文學、歷史、地理、藝術等多個門類。2月21日晚,大田縣太華鎮甲魁村部大院前,300多名村民將舞臺圍得水泄不通,由村民自編自演甲魁村“春晚”熱鬧上演,它不僅現場為村民送上了一臺豐盛的新年文化大餐,還通過微信實現直播,讓在外鄉親也能實時體驗村里的“春晚”。
民俗展演,彰顯特色
2月19日,三明市列東中學西藏部舉辦了“慶祝藏歷木羊新年和春節游園活動”。來自西藏的孩子展示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切瑪,并擺成“三十”和“二十”的形狀,慶祝內地西藏班辦班三十周年暨列東中學西藏部辦班二十周年。寧化、清流等客家縣注重廟會傳統習俗的保護與傳承,正月期間,寧化縣石壁鎮陳塘村抬“五谷神”、安樂鄉夏坊古“游儺”、泉上鎮延祥花燈及泉永村的“走古事”、中沙鄉樓家村的板凳龍和安遠鄉營上村的稻草龍、水茜鄉沿口村木偶戲、河龍上伊村的祁劇等各具特色的廟會元素相繼上演,宣傳展示傳統民俗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讓過好傳統節日,傳承傳統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正月十五,清流縣組織城關老人協會腰鼓隊、靈地舞獅隊、龍津舞龍隊、溫郊“地滾龍燈”、李家“五經魁”、長校十番鑼鼓、里田旱船等8支隊伍開展民俗花燈踩街活動,為市民和村民展示了一場民俗聯歡的盛宴。正月初三,泰寧縣上清溪景區上碼頭崇際開展了充滿當地特色的民俗節體驗活動,活動分為民俗大觀園、品嘗土豬家宴、花燈欣賞三個階段,設置了民俗參觀區、農物展示區、娛樂體驗區,不僅能讓廣大市民和游客現場觀賞到現炒糍酥、沙子現炒花生、石臼狀元舂糍粑、游漿豆腐、土豬分割等傳統食物的制作流程,還能親自參與暖菇丸子、碧玉卷的制作,體驗手搖去秕谷機及各種農作工具。3月4日晚,明溪縣城關鄉女子舞龍隊、夏陽鄉女子舞龍隊在縣體育廣場舉辦的“祥龍獻瑞·舞動衍城”的舞龍大賽中,從11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舞龍大賽第二、第三名。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將樂縣古鏞鎮苦竹村客家人傳統民俗“跑馬將軍”祭祀日。當天,村民舉行“跑馬將軍”活動,祈求新年平安,人丁興旺,以沿承傳統文化的方式熱鬧過節。“跑馬將軍”是唐宋由南遷漢人從河南帶入將樂的一種民間祭祀習俗,歷史悠久,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現今只有苦竹村還保留著這一古老而又獨特的祭祀習俗。
文明旅游,提升素質
春節前,市文明辦、市旅游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春節元宵節期間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三明市春節元宵節期間文明旅游宣傳工作方案》,對節日期間文明旅游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春節和元宵期間,分別在《三明日報》、三明電視臺、三明網等新聞媒體上刊發文明旅游公益廣告10余次,市旅游局向各縣(市、區)旅游局、星級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發出“文明旅游倡議書”、“告別不文明行為,爭當文明好市民倡議書”、“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語”、“三明市旅行社文明旅游倡議書”等。各縣(市、區)旅游局積極響應,以營造溫馨、舒適、安全、文明的旅游環境為創建抓手,在春節期間著力推進“四個提升”,謀求創建實效。將樂縣建設生態旅游停車場;建成新票務中心和高速公路新游客驛站,在新游客驛站設立圖形展示廳、資料陳列室、水吧、游客休息室、旅游紀念品銷售區等,免費提供童車、輪椅和發放文明旅游宣傳單及景區宣傳資料等各項服務。市里組織衛生、工商、質監、安監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對賓館、超市、餐飲店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檢查,規范經營秩序,加強誠信經營教育,杜絕拉客宰客、尾隨兜售和欺詐行騙行為。旅游主管部門加強對票務、導游等一線服務崗位的培訓和管理,提高游客的游覽滿意度。在景區各主要出入口公布旅游投訴電話,設立文明旅游提醒語,設置游客意見箱,接受游客和社會監督。永安、泰寧、將樂等市縣區印發了《旅游安全服務警示》、《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等宣傳材料,在人流集中的地方進行發放。同時,在景區、旅行社等對外窗口醒目位置張貼文明旅游行為規范,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旅游網等公眾平臺展開文明旅游宣傳,傳播文明旅游正能量。2月27日,三元區巖前忠山十八寨舉辦第七屆民俗文化旅游節,吸引了八方來客,一位來自愛爾蘭的外國朋友對當地的民俗風情如癡如醉。活動內容包括廟會、踩街、百桌宴等,讓游客感受濃濃的年味,體驗特色民俗之美。將樂縣玉華洞景區開展“美麗將樂”微信推廣活動,推廣的三個微信二維碼分別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將樂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沁人心脾的“旅游風光”、獨具特色的“人文紀實”,讓更多的市民感受到將樂看不盡的景色風光,品不盡的民俗風情,活動期間累計轉發量3500余條,閱讀量5萬余次,點贊200余人。今年春節七天長假,三明市接待游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同比增長25.9%,未發生一起重大旅游投訴與安全責任事故。
志愿服務,弘揚美德
春節期間,市委文明辦部署各縣(市、區)開展“春運”便民志愿服務活動。在為期40天春運期間,各級文明單位、民間志愿服務組織的志愿者深入各轄區動車站、火車站、汽車站的購票廳、安檢處、候車室,為旅客提供出行咨詢、取票、秩序維護、行李運送、發放宣傳單等志愿服務。春運第一天,市委文明辦、市旅游局還在三明北動車站啟動了以“文明旅游盡顯素質、文明出行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文明旅游宣傳志愿服務活動,22面文明旅游知識宣傳展版引導旅客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據不完全統計,累計志愿服務旅客達3萬多人次,發放宣傳單2萬份。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碩士生志愿服務團前往三明火車站,協助維護進出車站及購票大廳排隊秩序,幫助返鄉農民工及有需要群眾提運行李、照顧小孩,開展春運安全出行知識宣傳,協助不熟悉電腦操作的農民工、老人辦理網上訂、取票業務,協助打掃站前廣場衛生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140多個小時,共服務農民工及乘客800余人次。3月4日上午,三明團市委、三明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聯合三元團區委,在芙蓉社區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來自衛生、武警、消防、公安、司法等系統的10余支青年志愿服務隊,為社區居民提供了義診、免費理發、防騙知識宣傳、法律援助、贈送環保袋、家電維修等志愿服務項目。下午,永安市燕西街道新安社區與駐永某部官兵共同開展學雷鋒便民服務活動,50余名官兵到轄區為居民提供維修家電、量血壓、衛生健康咨詢等便民服務,部隊官兵還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為居民區清洗樓道、整治亂堆放,入戶走訪困難空巢老人,為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大田團縣委開展“大手牽小手 愛心暖童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組織回鄉大學生來到大田屏山鄉將福建駐京團工委捐贈的40個價值200元愛心禮包分發給屏山鄉的留守兒童,讓山區的孩子在羊年春節來臨前收到一份意外的年禮,切實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寧化縣針對每年大約有4萬余輛摩托車從福建沿海一帶經過寧化前往江西、湖南、廣西等地,為了保證“摩托車返鄉大軍”的安全,寧化縣和豪爵公司在省道307線旁(美齡汽貿公司內)設立了全省首家摩托車返鄉愛心服務站。該站從2月4日至17日,為“摩托車返鄉大軍”提供休息室、帳篷、火爐、姜湯、維修點、路牌指引、反光車貼、贈送過年物品等溫馨服務,并招募了10余位志愿者,在主要返鄉路線上,為返鄉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尤溪縣、沙縣、永安市等縣(市、區)在春節、元宵期間,還深入開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動員志愿者采取結對幫扶等方式,積極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提供家政維修、生活幫扶、清潔衛生、采辦年貨等服務,到敬老院、福利院開展慰問、拜年、聯歡等活動。據統計,兩節期間,全市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達15萬人次,涌現各類好人好事2000多件。(三明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3-04泉港區“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彰顯三大特色
- 2015-02-27華安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燈籠“增韻”春節元宵
- 2015-02-17廈門市春節、元宵期間群眾性文體活動推薦
- 2014-02-25武夷山市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
- 2014-02-25延平區“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活動異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