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積極參加公益活動,20歲起開始參加無償獻血,長期在教會義務教授英語。2012年10月成功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時隔18個月,移居德國的女童病情復發,他毅然決定再次捐獻,由此成為中華骨髓庫首例向德國提供造血干細胞、福建省首例涉外(德國)捐獻和造血干細胞第二次捐獻的志愿者。他叫楊一林,是一位從事幼教工作的80后男青年。
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楊一林,男,漢族,共青團員,1987年出生,祖籍重慶,從小在廈門長大,現為廈門云彩虹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一名幼兒學前教育教師。學軟件游戲開發的他,卻成了一名學齡前幼兒教師,將游戲從網絡延伸到了孩子們的歡樂天地里,成了名正言順的"孩子王"。雖然未婚,但并不影響他疼愛每一個孩子,成為孩子們的開心玩伴,家長們的知心朋友,同事們的貼心大哥。在他看來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要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選擇,要因材施教發展個體,培養主體,尊重兒童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工作中他把游戲融入幼教,在游戲中展現孩子淳樸天真一面和培養兒童積極向上、樂觀自信。
捐"髓"救患病女童
從小,楊一林便跟隨媽媽在教會做義工,參加各種愛心活動。大學期間成為廈門市翔安區蓮河教會一名正式義工,義務教授英語。2008年起,20歲的楊一林開始參加無償獻血,2008-2012年間,累計獻血2800毫升。2010年,主動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
2012年8月,時年25歲的楊一林接到廈門市紅十字會來電,告知有一名患病女童急需造血干細胞,詢問是否愿意配型捐獻。他毫不猶豫當即答應,并主動做母親的思想工作,他說,"因為我從小身體就不太好,而且我家是單親家庭,母親撫養我著實不容易,但是當我耐心地介紹完捐獻細節時,母親的態度逐漸從由原來的不贊成到現在的百分百支持。"
2012年10月20日-25日,楊一林來到福州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連續三四天用藥,他一開始就對藥物產生過敏反應。服藥后連續幾天發燒,孤身在福州沒有家人陪同,但他咬咬牙,暗暗告訴自己:"受者是一名不足3歲的孩子,如果我能幫助她康復,不但救了她一個人的命,而且還讓一個家庭都有了新的希望。"10月25日,楊一林成功進行了捐獻,成為福建省第8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2月"好人榜"結果
- 2015-03-04"好老板"翁希明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
- 2015-02-28我省表彰2014年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優秀集體和個人 我省表彰2014年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 2015-02-27上杭縣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