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閩贛邊界的福建省武夷山市洋莊鄉大安村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基點村,有"閩北紅色首府"之稱,是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自1996年5月,張珍秀義務承擔起"大安革命歷史陳列室"的講解任務。20年來,義務講解2000多場,聽眾達三四萬人次,被譽為"大安紅土地上的一面旗幟"。
1996年開始義務講解時,張珍秀拿到的只是一本不足4000字的《大安革命歷史陳列室》簡介,沒有更多的參考材料。參觀者問的很多問題,她常常模糊不清,有時還很尷尬。曾有小學生很純真地問她:"老師,什么是革命?"盡管當時這種講解太難了,但是她并沒有退縮,而是努力地給自己充電,和"革命五老"以及老人們聊天,幫老紅軍寫回憶錄等等。十多年下來,張珍秀家中的資料庫,無論是誰,當需要時,都會想到她或建議去找她。十幾年來她無償地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提供資料,甚至非常辛苦去收集或是熬夜幫助整理、書寫、修改等,大多數人對她而言至今依舊是陌生人,留給她只是一個電話號碼和一個電子郵箱,但別人卻記住了她。2014年,大安村書記叫張珍秀去幫來自南平的客人講解,張珍秀如往常一樣為他們義務講解,其中有位姓張的領導對她說:"你就是張珍秀老師吧!"她有些疑惑問:"您認識我?"他說:"我是南平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我曾打電話向你要過當年蘇區中能體現黨員、干部走群眾路線的例子或故事。你今天講解的聲音和我在電話聽到的聲音一樣,充滿了熱情。我記住了你的聲音,所以知道你就是給過我們資料的張老師。"這就是張珍秀,她不僅用她無私奉獻的精神,還用她熱情的聲音和助人為樂的情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無法放下這項義務講解工作,主要是她有一顆熱心,從不拒絕別人的請求。2014年的2月底,她在"閩北紅色首府陳列館"門口等待參觀的客人時,暈倒頭撞到了墻上,反彈后倒在地上。情況較嚴重,臉上縫了6針,她的家人勸她別再去做義務講解了,因為上課已經夠辛苦,但她卻在入院的第三天,一邊掛著瓶,一邊卻在電話中答應南平旅游局要她幫開設一個兩個半小時的"武夷山紅色文化知識講座"。2014年的上半年,因為講解員青黃不接,她在讓參觀的客人配合她上課的時間后一天講解三場以上,累得有時連飯都吃不上。
許許多多的客人不僅被她講解的革命史所感動,也被她這種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人都對她給予了肯定。2014年10月27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夫婦在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等陪同下到大安調研閩北分區紅色文化,視察大安紅色首府陳列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的過程中,不僅肯定了張珍秀的講解,而且對她20年來堅持義務講解的精神給予高度肯定與稱贊。
張珍秀最可貴的就是對信念的堅持,最大的優點就是無私,2013年起,她用兩年的業余時間編輯完成了20萬字的《閩北紅色首府--大安村》的初稿。"吃虧是福,奉獻是樂,學習是趣,育人是責",這就是張珍秀數十年來始終堅定的人生信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2月"好人榜"結果
- 2015-03-04"好老板"翁希明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
- 2015-02-28我省表彰2014年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優秀集體和個人 我省表彰2014年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 2015-02-27上杭縣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