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想必大家感受得到全城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氛圍:市政道路、公共場所變得比以往更加干凈了,城市面貌有了大的改觀。但在此之前二十年,甚至可以上溯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泉州都在努力地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基礎、下工夫。
二十年磨一劍,泉州最終得以從近百個全國頗具競爭力的城市中脫穎而出,拿下了全國文明城市的桂冠。
榮譽
全國城市最高榮譽對泉州的最充分肯定
“能夠獲評文明城市,是全面反映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最高榮譽。”泉州市委文明辦主任林炯泉介紹,“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是反映一個城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最高綜合性榮譽。為什么這么說?林炯泉表示,這得從文明城市評比的各項標準說起。
根據2011年版的《全國文明城市評比標準》,對于地級市文明城市的評比細則,囊括了一個城市政務、法治、市場環境、人文環境、未成年人社會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等九大環境,涉及黨委、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這不同于其他單項城市評比活動。”林炯泉表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將“文明”提升至國家的高度,從這個角度出發,泉州能夠獲此殊榮,不僅是對泉州城市建設的肯定,也是對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肯定。
林炯泉介紹,文明城市的評選,并非是政績工程,也非上級強制,而是由各個城市自由申報參選,“泉州之所以申報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得到一個肯定,更是希望通過文明城市的評選,提升城市的品位”。也因此,長期以來,泉州黨委、政府就致力于文明城市建設,并將文明城市評選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歷史
創建始于上世紀80年代 前后經歷四個發展階段
“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從起步到打基礎再到全面發展再到上新水平,至今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林炯泉說,這包含了創建全省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而泉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歷經十多年。
多年來,泉州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抓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全省保持了領先地位。1996年以來,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一級達標城市”稱號,同時于2002年、2008年、2011年多年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提名資格)城市”稱號。
測評
創建指標包含九大體系涉及黨委政府各項工作
林炯泉介紹,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指標包含九大體系,分別是,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扎實有效的創建活動。縱觀測評內容,覆蓋政務、法治、市場、人文、生活、生態等多個方面,細致入微的考察增加了評選難度。為此,早在2014年10月,被提名城市就已各自“備戰”。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城市綜合評比的最高榮譽,涉及黨委、政府的方方面面的主要工作。”林炯泉說,全國文明城市是要頒給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它是反映城市社會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
“文明城市創建,靠的是黨委、政府的各個部門和四個建制區(鯉城、豐澤、洛江、泉港)的共同努力,是大家的功勞。”林炯泉說,泉州把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納入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既有長遠奮斗目標,又有近期工作安排。
申報
每三年才評選一次近百城市參與角逐
“全國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辦牽頭、每三年一屆的評選表彰活動,2012-2014年度是第四屆。
“就像要入黨,要提供入黨申請書,都是每個人自愿的,沒有人會來要求。”林炯泉說,中央文明辦明確,能否入選全國文明城市主要根據參評城市屆期三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評選周期的總成績作為依據。泉州作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自2012年啟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來,已先后通過了2012年和2013年兩次測評。特別是2014年的測評成績占屆期的70%,在評選中起決定性作用,是迎接“大考”最后一年、關鍵一年。
此次“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一役,參賽城市近百個,評選非常嚴格,除黨風廉政建設外,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也具有“一票否決”功能。在“申報前12個月內曾發生有全國影響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的重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環境污染事件”者,依規喪失資格。
創建
泉州創城覆蓋面大各縣市區“滿堂紅”
“泉州創城覆蓋面大,各個縣(市區)均有參與。”林炯泉說,2012年以來,泉州市深化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扎實開展環泉州灣文明城市群創建,目前,永春縣、德化縣、惠安縣繼續保留全國文明縣城稱號,石獅市、晉江市、惠安縣榮獲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11個縣(市、區)全部榮獲全省文明城市(城區、縣城)或提名資格城區(縣城)稱號,實現“滿堂紅”,形成全省最大規模的文明城市群。
與此同時,泉州市繼續榮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綜治“長安杯”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一座城市“軟硬”兼施環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那么,獲評“文明城市”,能為泉州及在此生活的人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
林炯泉認為,可以說經濟實力是衡量一座城市的“硬指標”,那么,文明程度則屬于城市的“軟實力”,“文明城市”稱號是一個城市最好的名片和品牌。而文明城市的創建,既有力地推動了城市經濟發展,也優化了城市人居環境,簡而言之,即城市建設更宜居、城市生活更美好。
“從大的方面說,創建文明城市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環境。”林炯泉稱,條條馬路寬敞干凈,城市建設如花園般美麗可愛。通過創建文明城市,逐步提高了人們的現代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美舒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更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樹立起現代文明城市新形象。
而從小的方面說,文明城市建設有助于老百姓生活品質的提高,“文明城市的標準,包括城市規劃合理、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善、社會安全有序、醫療保健完善、市容整潔優美等等關系到老百姓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林炯泉認為,創建文明城市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宜居和諧美好的城市,包括人與城市和諧發展、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3廈門召開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座談會
- 2015-03-23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 集中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 2015-03-12惠安縣再次獲評全國文明縣城、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 2015-03-12泉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文明之城 德耀泉州
- 2015-03-11晉江市啟動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