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創新文明城市工作機制。一是在組織領導上,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創城指揮部,年初召開全市創城動員大會,對創城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創城情況匯報,專題研究創城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督促落實各項任務。二是在責任落實上,制定出臺《關于建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明確市直各部門和兩區的責任范圍、職能分工和目標要求,形成了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考核監督上,市委市政府與各責任部門簽訂創城目標責任狀,市創城指揮部對創城全過程進行督查落實,每季度對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和兩區進行一次考評,每兩個月對街道、社區創建工作進行一次考評,并將考評成績列入年度績效考核。
群眾滿意,文明創建在利民惠民中贏得支持。“滿意在三明”是三明文明創建最重要的品牌,這項始于1987年3月的活動如今已成為三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主題。“滿意在三明”活動落腳點由“滿意在車間”、“滿意在班組”、“滿意在公交”等點上活動逐步拓展為“滿意在機關”、 “滿意在社區”、“滿意在鄉鎮”等面上活動;活動重點從行業企業轉變為黨政機關和各類服務窗口;活動內容從優質服務、優良秩序、優美環境的“三優”建設提升到以人為本,群眾滿意的軟硬環境兩手抓、兩手硬。通過持續深化“滿意在三明”活動,逐步解決住房難、行路難、乘車難、購物難、就業難、上學難、就醫難、吃水難、上廁難、治安難等“十大難”的實際問題,整個市區軟硬環境得以顯著改觀。
三明市堅持把推進文明城市創建與為民辦實事、講實效緊密結合,緊緊圍繞促進人民福祉來進行,著力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努力使創建過程成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過程,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堅持每年由市委、市政府牽頭興辦為民辦實事項目,江濱路拓寬改造,沙溪河兩岸環境整治工程和城市綠道的相繼建成,形成了集休閑、游憩、健身、觀賞于一體的綠色生態風景線;市精神文明展覽館、博物館、城市規劃展覽館館、體育館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著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充保障,探索“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和新農合全市統籌,醫療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率、配租配售率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并保持動態為零。
從事關群眾滿意和不滿意的事情做起。創城總評年期間,在全市持續開展“創城決戰·圓夢三明”主題活動,重點實施“市容管理、道路交通、社區民生、市場創優、“五小行業”、育人環境、文明行為培育、場館達標等“八項攻堅戰役”,全面提升城市品質。針對創城攻堅過程中難以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又在全市實施“小餐飲”、“夜市大排檔”、“門前三包”、“公廁管理”、“交通秩序”、“流動攤點和集貿市場周邊秩序”六項重點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整治建立常態長效管理辦法。
三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始終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抓改善民生與凝聚民心相結合,給群眾帶來摸得見、看得著的實惠,市民群眾對創城滿意率達98%以上。三明市還多次被評為海西20個城市軟環境滿意度第一名。
只有起點,文明城市創建始終在路上。進入“全國文明城市”方陣的三明市,將秉持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理念,努力克服“牌子到手,創建到頭”思想,以更好的姿態、更高的站位、更強的舉措,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力求在新一屆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創出特色、創出品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2-27徐令義:著眼“四個全面” 勇擔精神文明創建新使命
- 2015-01-30龍巖市委文明辦領導徒步察訪武平縣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 2015-01-19福建:食品藥品安全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評先審核指標
- 2015-01-12連江縣首屆“精神文明杯”乒乓球賽順利開賽
- 2015-01-08龍巖早謀劃、早部署新一年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