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
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簡稱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
這塊國字號“招牌”亦被視為我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
漳州創城:十年磨一劍
漳州,一座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在2015年新春佳節之際,她送給所有漳州人民一份最寶貴的新年禮物——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漳州城市文明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昨日,中央文明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表彰大會,會上,漳州正式捧回這塊“金字招牌”。
創城夢想 十年有余
“10多年的努力,終換來這個可喜的結果。”得到漳州創城成功的消息后,漳州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據了解,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城市啟動評選的前期,2002年5月29日,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轉《漳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并要求各單位,結合本地本部門的實際,采取有力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創建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漳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2005年10月,第一批全國文明城市終于揭曉了,全省就廈門市當選。
雖然沒能擠上“全國文明城市”的首班車,但是漳州并不氣餒,仍然朝著這個創城夢想默默努力著。
再次努力 全力進軍
多年來,漳州朝著全國文明城市的方向努力著,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省文明城市、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2年,在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活動屆首年之際,漳州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以當年為起點,認真制訂3年規劃,向全國文明城市進軍。
2012年以來,漳州市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漳州組建2516支志愿服務隊伍,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達200多萬人次,群裕、官園社區被定為全國志愿服務聯絡站;評選命名了100個文明餐桌示范點,發動市區2115家酒店餐館參與活動。
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方面,漳州投入380億元,完成九龍江大橋建設、勝利路立面裝修、內城河整治等20多個重大項目建設,新、擴、改建城市道路116條、285公里,興建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重競技館、老年人體育中心等大型體育場館,規劃建設市級“五館一歌”(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圖書館、城市規劃展示館、歌劇院)。
同時,漳州新增城市片林340畝,基本實現“步行300米見綠、1000米達園”的綠化藍圖;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市城管指揮中心,將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等17個方面納入城市綜合管理等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2-26豐澤區成立市民文明巡訪團 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 2015-02-26長泰縣吹響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號角 力爭奪冠
- 2015-02-04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區)、村鎮、單位候選名單
- 2015-02-03漳州市進入中央文明委擬表彰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 2015-02-02福建三城市候選“全國文明城市” 公示期至2月4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