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5日訊(福建日報 吳柳滔)除夕剛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陸續收到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消息。
在南平市區,已連續舉辦28屆的南紡元宵燈會取消了。這項民俗活動一直都舉辦得很成功,28年來,每年元宵節晚上,延平城萬人空巷,市民攜家帶口涌向南紡廠,熱鬧非凡。南紡元宵燈會在很多延平人心目中的分量,不亞于央視春晚,很多市民說,它使得延平這座小山城更有年味。
在廣西賀州黃姚古鎮,大年初二的魚龍節被取消了。這是一項古老的民俗活動,從清朝乾隆年間延續至今。當地人組成數千人的游行隊伍,高舉“魚龍”彩燈,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北京,已經舉辦了14屆的荷花池公園廟會被取消,天壇公園的“祭天”儀式被取消。
其他地方:蘇州的古胥門元宵燈會被取消;上海取消5項傳統的“雙節”活動,包括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古漪園元宵燈會等等。
以上這些民俗活動的被取消,全部指向一個原因——上海外灘元旦踩踏事件。
我們確實必須從那起悲劇當中吸取教訓。然而,吸取教訓就只有取消這么一個辦法?
直接取消,相當省事,簡單粗暴,領導不用坐鎮后方指揮了,公安武警不用上路維持秩序了,大家都回家歇著吧,吃飯喝酒,打牌唱歌。你愿意過這樣一個年嗎?年味哪里去了?過年不就是熱熱鬧鬧嗎?情感不寄托到鄉愁、民俗當中去,難道寄托到牌桌上去?
都說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可是連燈會、廟會都取消了,拿什么平臺去弘揚?
或許有的干部是這么想的:“這么大一個活動,這么多人,辦成功了,沒人記得我的好,萬一出點事情,我要擔責,何苦去干?”懶政思想作用下,燈會、廟會這種大型群體性活動就被一刀切了。
有些領導干部變得越來越“膽小”了,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其實,從上海外灘元旦踩踏事件吸取教訓,更新應急預案,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是可以把“萬一”降為零的。南紡元宵燈會連續成功舉辦28屆證明,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這個民俗活動,是可以做到“無過”的。
再說了,把有益且為百姓歡迎的大型民俗活動取消了,把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變得平淡了,這也應該是“過”吧?
燈會、廟會這些可能比較“麻煩”的活動,也許有些人早就不想辦了,外灘踩踏事件是天上掉下個好借口。但愿這只是我的臆測,但愿干部們能夠本著為百姓提供豐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多做百姓喜歡的事,不但辦好傳統民俗活動,而且能夠推陳出新,多推出接地氣、有創意的文化活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而不是簡單地取消了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