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崔清新)“你看那個娃娃多可愛,娃娃告訴我們要愛勞動,還要當好人、做好事。”安徽銅陵市民汪先生帶著孩子等公交車時,總會說說路邊公益廣告上的小故事……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街心公園、文化廣場,人們會看到一幅幅趣味十足的“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公益廣告。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價值是行為的標準。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神文明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在全社會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在億萬人民群眾中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夢”構建起億萬人民的精神坐標
道路決定命運,夢想引領現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系統回答了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明確了歷史方位,指明了前進目標。
——理論武裝卓有成效。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各地各部門黨委中心組和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城鄉基層開展形式多樣、面對面的宣講報告,“中國夢”“三個自信”“四個全面”等熱詞,迅速響徹大江南北。
在各地書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都擺在了進門最顯眼處,銷量分別突破了1700萬、1500萬冊。《改革熱點面對面》《法治熱點面對面》等一批理論讀物,越來越通俗化、大眾化。
——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在哈爾濱,“24字”成了孩子們哼唱的五言歌訣;在包頭、南京,“24字”走進手機游戲、成為順口溜;在義烏小商品市場,“24字”被印在桌布、手袋、水杯、雨傘上,走進人們生活,讓大家“天天見”。河北正定縣隆疃村,志愿者們創作繪制了23塊宣傳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墻。村民戎振波說:“看得多了,時間長了,墻上的內容就漸漸地記到心里了。”
2014年,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站、手機平臺、樓宇電視、公交電視等各級各類媒體廣泛刊播公益廣告。幾乎所有城市的商貿中心、公園廣場、建筑圍擋、車站機場等場所都在發布“圖說我們的價值觀”。
——優秀傳統文化廣為弘揚。平遙中國年、汨羅龍舟賽、寧波慈孝節……“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熱在城鄉基層、熱在群眾心中。
浙江省的“我們的家訓——浙江百姓重家風”活動,福建的“廳堂懸掛家訓,培育文明家風”活動,上海的“好家風好家訓”評選活動等,是近年來基層開展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辦法。在上海奉賢的楊王村,全村家家寫家訓、以家風帶民風,村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家寫了家訓嗎?”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呂劇,今天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現場表演的呂劇,呂劇院送戲下鄉,這是我們村民的福氣。”山東莒南縣吉隆花園社區63歲的居民陳秀娥說。正是“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這項主題教育活動,把精神食糧送到基層、送給群眾。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向國旗敬禮”、“童心向黨歌詠比賽”、“網上祭英烈”、“爭做美德少年”、“日行一善”、“認星爭優”,主題班會、運動會、藝術節、讀書讀報、道德講堂等活動,讓更多青少年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共下撥專項資金35億元,推動建成25000多所少年宮,2000多萬農村孩子從中受益。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在江蘇南京的夫子廟,這幾年都要舉行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開筆破蒙禮”。孩子們從小就開始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2-15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接地氣以真心換民心
- 2015-02-10瓷都文明正春風——記德化縣精神文明建設
- 2015-02-09劉云山:精神文明建設要防止形式主義 不做表面文章
- 2015-02-09《福建精神文明建設》第11-12期
- 2015-01-28泉州德化縣堅持四個“深化” 推進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