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起,邵武市桂林鄉開始探索如何更好地關愛留守老人,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之成為邵武市創新社會治理的一個亮點
精準幫扶貼心 留守老人舒心
11日上午,在桂林鄉關愛“三留守”人員服務中心里,幾位留守老人正在開心地下象棋。
東南網2月1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何興明 文/圖)
臨近春節,鄉里在每位留守老人家中張貼“致空巢老人子女一封信”,呼吁他們關愛家中的留守老人。
邵武市桂林鄉,平均海拔750米,總人口1.2萬多人。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口往城市轉移。目前,常年留鄉人員只有約3000人,“三留守”人員(留守老人、兒童和婦女)中,留守老人857人。
農村留守老人是孤獨的守望者,他們有的生活貧困,有的缺少精神慰藉,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從2012年開始,桂林鄉探索如何關愛留守老人并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建立詳細信息檔案,每年撥付20多萬元作為關愛基金,并且將關愛活動納入全鄉農村社會治理、平安創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直接與鄉村干部的工作績效掛鉤,建立長效保障機制。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邵武西南的這個山區鄉鎮,近距離觀察留守老人的生活變化。
建檔立案,量體裁衣實現精準幫扶
走進桂林鄉,當天正是該鄉的圩日,然而,最熱鬧的鄉政府大街上人流量還是不多。一名豬肉販子向記者訴苦:“以前圩日殺兩頭豬都不夠賣,現在生意不好做,半頭豬都賣不完。”
據鄉黨委書記朱睦兵介紹,豬肉生意折射的是山區農村的現狀。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留下“三留守”人員。近九成留守老人的孩子一年只回家一兩次,因此大多數老人過著“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他們飲食很簡單,基本不買肉;他們普遍要從事農業生產,有的老人70多歲仍然從事體力勞動;他們居住環境較差,生病沒人照料;他們精神生活單調,大多數是“蹲墻角、曬太陽、聊聊天”。
“留守老人需要全社會的關愛。但是,857位老人的情況各不相同,幫扶得因人而異。因此,需要對每位留守老人家庭建檔立案?!敝炷辣f,2012年起,他們組織鄉村干部對留守老人進行摸底,包括每位留守老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生活狀況、子女去向等個人信息,為他們建立詳細的家庭檔案。此外,鄉里還組織醫務人員為老人進行健康普查,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建立詳細的健康檔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2-11鯉城區繼續開展2015年文明單位與未成年人結對幫扶活動
- 2015-02-10泉州市豐澤區出臺建立幫扶和禮遇道德模范長效機制
- 2015-02-04邵武市委文明辦春節期間幫扶困難道德模范
- 2015-01-22浦城縣幫扶關愛道德模范
- 2015-01-19仙游縣文明辦牽頭縣相關文明單位結對幫扶掛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