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境游,為祖國代言
“中國好游客”給國家形象掙分
習近平主席去年在訪問韓國期間指出,如果說政治、經濟、安全合作是推動國家關系發展的剛力,那么人文交流則是民眾加強感情、溝通心靈的柔力。
62歲的新加坡出租車司機吳先生直言,從業近十年來,他一直對中國游客的印象很好,“我每次載到的中國游客都很好,他們很有禮貌,會叫你師傅或者大叔,很親切”。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市場專員維賈雅同樣表示,她感覺進入博物館參觀的中國游客表現很文明。在工作中,她從未見到舉止不雅的中國游客,只是在商業區逛街時,偶爾會看到有中國游客亂穿馬路或隨地吐痰。
在新西蘭南島旅游熱門地福克斯冰川經營旅館的彼得告訴記者,十年前,來福克斯冰川觀光的游客中幾乎沒有中國人的身影,但如今,無論淡季旺季,來自中國游客的訂單都是支撐旅館運營的動力。
談及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彼得聳聳肩說,中國游客與其他國家游客沒有太大差別,反而有不少優點,比如不酗酒、不鬧事。
無需贅言,每一名出境的中國游客在國外都是一面反映中國的鏡子。對游客個體來說,懷有一副熱心腸,尊重別人,幫助別人,到哪里都是通用法則。
去年12月25日,來自廣西柳州的退休醫生瞿焰在南寧飛往曼谷的航班上救助了一名突發疾病的泰國空乘人員,其義舉贏得中泰兩國民眾廣泛贊譽,被親切地稱為“中國好大媽”、“中國好游客”。
有網友評論說,中泰航線不久前剛發生中國游客辱罵泰國空姐導致飛機返航的事件,造成中國游客在海外的負面形象,而瞿焰的行為不僅體現了中國醫生救死扶傷的精神,還體現出中國游客的正面形象,更是給國家形象掙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8-08“細節文明”是文明出境游的前提
- 2014-02-27北京發放“出行指南”倡導文明出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