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劉一楠 ?,| 馬玉潔 宿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從馬爾代夫的沙灘到阿爾卑斯的雪頂,從耶路撒冷的哭墻,到瑪雅文明的圣壇,中國游客的足跡踏遍七大洲,在旅途中欣賞著世界的精彩。
從出使西域的張騫,到東渡日本的鑒真,從西天取經的玄奘,到七下西洋的鄭和,千百年來,中國人走出國門,世人也同樣在感知中國、了解中國。
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春節假期將至,出境游再成熱點。在打點行囊出發前,別忘了提醒自己:文明出境游,為祖國代言。
中國旅游者已成世界“香餑餑”
2014年11月12日下午,美國駐華使館內,中國IT工程師楊博接過已簽注好赴美簽證的私人護照。過去十年,就職于外企的楊博平均每年去美國兩次,每年都要重新申請簽證。
但從那一天起至今后十年,楊博不再需要重復這一流程。他拿在手中的是第一張頒發給中國公民的美國十年有效期多次入境簽證。為他頒發簽證的是美國國務卿克里。
當天,還有另外10名申請人從克里手中接過十年有效期的美國簽證。美國駐華使館稱,預計美中簽證這一互惠安排將受到中國游客歡迎。美方正采取措施,希望使簽證受理保持快捷。
赴美商務和旅游簽證有效期從一年延長到十年,只是各國積極吸引中國游客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法國把中國公民赴法旅游簽證審核時間縮減至48小時,埃及開設從中國四地直飛埃南部旅游城市的不定期航班。至于景點增設的中文標識、商場增配的中文導購、微博微信上的推廣活動,更是不勝枚舉。
韓國“中國旅游年”于上月23日在首爾盛大開幕;印度“中國旅游年”敲定2016年舉辦;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年初在清華大學演講時對中國游客發出邀請;法國總理瓦爾斯訪華前夕提出到2020年每年接待中國游客500萬人次的目標……中國游客正受到世界各國的熱情歡迎。
國家旅游局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達到1.09億人次,比十年前增長近4倍,穩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場。
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游客“引爆”全球多處旅游熱門地。在泰國,曼谷素萬納普機場聯合移民局、旅游局等機構為中國游客開辟專用通道,舉行特色歡迎儀式,并贈送象征高貴的紫色蘭花花環;在希臘,旅游業人士反饋,赴希臘的中國游客數量同比增長30%至40%,圣托里尼島上大約80%的游客是中國人。
同時,中國游客的旅行品位也在不斷提升,出游方式日趨多元化。例如,規模小、檔次高、主題鮮明的特色游和訂制游近年在加拿大等地顯著興起,當地旅行社根據環境特點,專門針對中國游客推出垂釣、品酒、滑雪、狩獵等項目。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8“細節文明”是文明出境游的前提
- 2014-02-27北京發放“出行指南”倡導文明出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