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耳背,鄭瑞榮常要貼在他耳邊說話
文明風1月29日訊(通訊員 林平山/莊國輝)19年前,鄭春水突患腦中風,右側身子完全動彈不得。鄉里人都說,看樣子,可能挺不過去了。遠在江西的兒子鄭瑞榮立即趕回老家,18個晝夜衣不解帶地照顧父親。兩個月后,老人家的身子竟慢慢恢復了。
因老父親故土難離,在江西工作的鄭瑞榮,提前6年辦退休手續,只身一人回到家鄉,十幾年如一日服侍著老父親。如今,94歲的鄭春水身體硬朗得很,不僅生活自理,還能穿衣縫針。
近日從泉州市老齡辦獲悉,在兩年一屆的第六屆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鄭瑞榮獲評“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泉州市有12人獲此殊榮。
老父親大半輩子
都過著獨居生活
上午10點,泉港區后龍鎮棲霞社區26幢105室,看見記者,68歲的鄭瑞榮一直擺手,直言“孝敬父母都是分內的事”。
鄭春水老人家并不在家,“他剛出去買菜了”,鄭瑞榮說,老父親愛四處走動,他就隨著父親的意。因父親中風過,最開始,他還不放心,曾跟過父親幾次到菜市場,見他一切安好也就漸漸放了心。
“父親一輩子苦慣了。”鄭瑞榮回憶,在他7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留下他和3歲的弟弟,后來,因生活困苦,弟弟被送養出去,而他18歲應征入伍,退伍后被安排到江西省九江港務局工作。
此后,鄭瑞榮將小家庭也安在九江市。“可以說,我父親幾乎都是一個人獨居過來的。”話語中,鄭瑞榮有些愧疚。在九江成家后,他也曾接父親到九江住過3次,但每次不到1個月,父親總是吵著要回來。“他不會說普通話,一直說在那里呆得太難受了”。
18個晝夜守在床前
照顧中風父親直至好轉
1996年,老父親突然身患腦中風,被鄉親們送醫救治。鄭瑞榮夫婦立即趕了回來,18個晝夜守在床前,衣不解帶地照顧著。
同行的棲霞社區居委會的鄭錦聰回憶,當時,鄭老伯右側身子完全動彈不得,鄉里人都擔心他很難挺過去。沒想到,兩個多月后,老人家的身體竟奇跡般地恢復了。
對于這兩個月的精心照料,鄭瑞榮擺了擺手,“也是我爸自己比較頑強”。他回憶說,當時他和愛人每天都給父親按摩。出院后,除了睡覺的時間,一直攙扶著他運動,每天幾乎都要走上萬步。
鄭瑞榮回憶,當時他在港務局交通船上當船長,工作一直走不開,呆了一個多月后,只得先回江西。剩下的都是妻子一人照顧父親,堅持每天扶他走路,喂他吃飯,給他推拿等。就這樣,老父親的身體慢慢恢復。
為照顧父親晚年
提前6年退休只身返鄉
雖然老父親的身體逐漸好轉,但放他一個人在老家,鄭瑞榮一直放心不下,而老父親故土難離,和愛人商量后,鄭瑞榮決定提前退休,回家陪父親。
2001年,他終于提前6年正式退休,并只身一人回到了家鄉,14年如一日服侍著父親。“兒子和媳婦工作很忙,老伴還要照顧孫女,沒辦法一起過來。”這些年,因忙著照顧父親,鄭瑞榮只回九江一次。他幾乎每天都守在父親身邊,沒再出過遠門。
2004年,因安置拆遷,他們搬到棲霞社區。很多村民不愿住一樓,鄭瑞榮卻特地挑了一樓。“老爺子愛走動,選一樓方便他”,正說著話,鄭瑞榮突然停了話。原來,他從陽臺處,看到父親回來了。
只見,鄭春水拄著拐杖,手里提著一袋東西慢慢踱步。“他愛吃龍骨,買的肯定是龍骨。”一邊說著,鄭瑞榮往門口走去,前去迎接父親。
“他完全看不出是94歲的人,3年前過來看他還不會自己吃飯,現在真的是越活越年輕。”棲霞社區居委會的劉女士感嘆道。鄭瑞榮笑著應道,“我也沒做什么,就是順著他的意,讓他心情好,放寬心,身體就好了。”(泉州市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
□相關鏈接
本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泉州共有12位,接下來,我們還將走訪其中的部分家庭,講述他們的暖心故事,名單如下:
鯉城區臨江街道新橋社區企業家郭鎮義
豐澤區華大街道新鋪社區老年協會會長萬麗河
洛江區羅溪鎮柏山村企業家賴新才
泉港區后龍鎮棲霞社區居民鄭瑞榮
石獅市慈愛老人福利院常務副院長任小紅
晉江市東石鎮郵政支局四星級志愿者黃美好
南安市詩山鎮老年協會會長林錦聰
惠安縣螺城鎮松星村企業家王慶輝
安溪縣鳳城鎮鳳山社區黨支部書記陳秀珠
永春縣介福鄉紫美村村民蘇麗珠
德化縣南埕鎮蟠龍村格頭村民林秀香
臺商投資區洛陽鎮陳壩村村民曾瑞云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26女子凌晨回家遇車禍 環衛工停下上班腳步照顧她
- 2015-01-14福清車禍現場溫情一幕 附近村民跑來照顧傷者
- 2015-01-14徐建文:十八年義務照顧單身老人
- 2015-01-06(好人365)"好丈夫"高孟榕 照顧失憶妻子不離不棄
- 2015-01-05余金財:28年堅持照顧殘疾老人
- 2015-01-05李洪香、賴明祥:16年來堅持照顧已故丈夫的母親